福建省:2009年新高考考点变化及各科目详解
2009年,福建省逾26万应届高中毕业生将参加高中新课改后第一届新高考。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福建省高中新课程2009届高三毕业班
2009年,福建省逾26万应届高中毕业生将参加高中新课改后第一届新高考。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福建省高中新课程2009届高三毕业班学科复习教学建议》近日出台,被认为是福建省新课程首届高三毕业班学生的复习指南。《建议》涉及语、数、英、文理综合九门学科,预示着省里正在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明年新高考所有科目全部实现福建省自行命题。
有消息称,2009年1月和4月,福建省将组织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毕业班质量检查。往年,省质检一般是3月和4月举行,其中3月举行的是分科考,即理综文综分开考。明年省质检的提前,对学生是有利的,一般可从省质检看高考的端倪。此外,业内人士透露,福建省2009年《考试说明》也将早于往年出台,给一线的教学老师吃上一颗“定心丸”。
语文
要能写文学类文章,错字扣1分
考点变化
1.在考试能力要求方面,新考纲增加了“探究能力”,指的是探讨疑难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2.新课程试卷由I卷阅读题和II卷表达题构成。其中I卷包括“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和“现代文本阅读”(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两个板块;II卷表达题包括“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两个板块。3.在考试内容方面,新考纲对原考纲的“语言文字运用”做了调整,强调学生要有运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如:语音考查由原考纲的“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改为“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字形考查由原考纲的“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改为“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新考纲也实行新的作文评分标准,每个错误字扣1分(重复不计)。修辞考查新增了“反复”等。4.原考纲现代文阅读板块,常考科技说明文阅读文段,而新考纲改考论述类文章。在实用类文本阅读部分,新考纲减少了“访谈、调查报告”,增加了“科普文章”。5.新考纲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选考内容占15%~20%,考生可以选择作答。包括:文学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实用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6.在写作的要求方面,旧考纲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新考纲要求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新高考特点
1.课改不但没有削弱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反而是有所加强。2.新高考语言文字题都落在重要考点上,如词语运用、辨析病句、连贯排序、仿写修辞、概括要点,注重能力考查的思路十分清晰。3.“古代诗文阅读”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列为必考,保证高考语文的基础性。4.新高考对古诗文的考查分三部分: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名篇名句默写,总分值达到36分。5.新课程卷中均设置一定量的开放性题目,答案多元,并设置了能力层级较高的探索性题目。
数学首次考查应用意识
考点变化
1.新增内容主要有算法与框图、几何概型、统计案例、二分法、推理与证明等内容。新增内容大多与实际应用紧密相关,要重视其基本概念的应用背景,使学生在遇到相关问题时会合理利用相应的知识去处理,具备初步的数学建模思想,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2.从新旧考纲比较中可以发现,在能力要求方面增加了“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主要依据统计或统计案例中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3.新考纲将“实践能力”变成了“应用意识”,首次提出考查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
新高考特点
1.传统的主干知识在试卷中仍占主导地位,如函数、三角、概率、导数、平面向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但对“不等式”的考查有所淡化。2.试卷中应用问题占适当的比例,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让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3.理科注重考查数学推理和理性思维,文科侧重于常用的推理方法,注重数学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工具性。4.关注对新增内容的考查,如三视图、算法框图、茎叶图以及统计等,试题充分考查考生采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5.选考题难度基本平衡,且难度不大。(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