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令家长喜忧参半 专家称其利大于弊(2)
时间:2010-01-22 08:00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次
课改后,每个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3年中共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课程I中获得22学分,选修课程II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分达到1
课改后,每个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3年中共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课程I中获得22学分,选修课程II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分达到144学分方可毕业。至于大家对新课改提出的问题,我们也听到过很多,同样也面对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师资啦,教师对新教材摸不准,不知道该怎么讲啦等等新问题。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但是从一年的教学实践来看,课改的大方向还是对的。以前我校高一年级数学课从没有考过100分的,但去年就有好几个满分的学生。而根据我校师资特色开展的宇宙大爆炸、易经等选修课,也成为众多学生追捧的热门课程。课改后,学生学习的课程范围大了,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兴趣和未来个体发展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而不是一味地求全求大。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把所有的领域都学得很精通。而对于家长们担心的走后门和托关系这样的事情,新课改不可能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但是相比过去而言,我倒认为走后门能起到的作用其实是变小了。因为课程和分数被分散到了3年的学习生活中,而不是其中的任何一次考试或测评,这样一来,家长就不可能妄想只走一次后门就改变孩子的一切,他们总不可能托关系托遍3年的所有老师吧。我们家长和孩子们应该做的,其实还是努力调整并适应新的课程变化。赵健波 (省实验中学英语教师):我是今年开学后才开始带高一年级新生的。虽然是第一次带新课改后的学生,但是据去年代过课的老师讲,变化是有些,但不大。主要是增加了一些实用性很强的课文,让孩子们能够学完就用得上,比如信用卡如何申请啊等等生活性常识。至于课程内涵还是万变不离其宗,对于代课多年的老师来说,这也不是问题。只是因为高考制度不知如何改,造成了老师们授课没有方向感的困惑,总怕兼顾不到,因而会给学生们补充讲到更多的知识点,可能无形中也给孩子们带来一定的负担。其实我感觉可能还是因为老师和学生们的思想没有真正放开,应该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毕竟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多元化发展才是我们最想达到的目标,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张红霞 实习生 牛鸿飞)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相关专题:北大中学校长推荐制利弊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