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鸡西大学李洪:把平凡的人生留在西部(2)
为了积极响应和倡导男女平等和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计划生育政策,他在2006年10月,踊跃参加了陇南市、武都区举办的关爱女孩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活动,均获得二等奖。通过城关镇党委的一年考验,2007年7月光荣的加入了中
为了积极响应和倡导男女平等和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计划生育政策,他在2006年10月,踊跃参加了陇南市、武都区举办的关爱女孩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活动,均获得二等奖。通过城关镇党委的一年考验,2007年7月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由于他的工作表现突出,07年先后被选拔到武都区团委、陇南市团委工作。在共青团岗位上,他虚心向同事请教,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在文件起草、上传下达、沟通协调、组织策划等工作能力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在全市历时11个月尊老敬贤教育活动、共青团陇南市一届三次、四次全委扩大会、陇南市第一届青联会等筹备和组织工作中,充分展示了他的个人才能,同时积极服务青年,成绩明显,得到了单位各级领导和同事的普遍认可。06年、07年及08年上半年连续被团区委项目办考核为优秀。
一直来利用工作之余,积极为贫困、教育事业做贡献。近年来,虽然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和教育局的大力投入下,农村教育有了很大改观,但受客观因素影响,目前仍存在一部分学生无法正常完成学业。一年前他在看望佛崖乡支教好友牛通时,目睹了农村部分贫困学生的家庭环境。从那开始他每逢周末都自己花车费去到几十公里外的佛崖、外纳、隆兴等地进村入户调查摸底,了解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没有照相机找人借,经济紧张了就搭顺风车,走访了武都区佛崖乡、外纳乡、三仓乡、马街镇、城郊乡、三河镇等78户贫困学生,行程达3千6百余公里。在走访的贫困学生中佛崖乡歇马小学贫困学生王小燕是他印象最深刻的学生之一,她家5口人,一个年过七旬的爷爷,父母痴呆,哥哥在佛崖乡中学上初中,家庭生活靠年迈的爷爷和姐弟俩经营自己家的几亩薄地维持。为了上学,十一岁的她就得像中年劳动力一样下地干活,哥哥在20里外的乡上上学,照料家庭的重担就压在了她的身上,每天5点就得起床做饭,照料好父母和家里的牲畜就7点多了,然后才能去3里路外的歇马小学上学。他是她的支教老师牛通带去的,去她家的时候她还在地里吃力的挥动着比她个子还高的锄头除地,家里没有一件能价值20元的东西,房间在大白天都是黑的,房子里只有一盏照不亮屋子的10瓦灯泡,厨房和卧室共用,灶就是在地上放6块砖围成的圆圈,锅就在房顶系根绳子吊着,这就构成了一个5口之家的厨房,她盖的被子是在城里垃圾堆里都没有人拣的棉被。他曾经把拍摄的照片带回城里给同事看,他们都不相信在现代的社会还有这样贫困的家庭。他是带着酸酸的心情从她家里出来的,因为这种情况让他不敢再走访下一家,他怕他改变不了他们的现状而让他们失望,但是也正是这种家庭环境,才让他更坚定了他要帮助他们的信心。不下乡的时候他就积极联系能够帮助他们的人,曾给北京、广东、上海、山东、浙江、四川、重庆等地的慈善基金会、企业写信、打电话沟通、协调,并在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网、中国青年报刊登了相关信息,同时陇南电视台、陇南报社、武都电视台都做了相关报道。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在2007年9月赢得了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12361的办公室的支持,资助了包括佛崖乡王小燕、外纳乡李婷龙在内的15名贫困学生,每人每学期200元,帮助他们完成小学学业,总计36000余元,这15名学生中小的上二年级,大的上五年级。同时联系本地有爱心的企业人士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帮扶模式,资助高中生、大学生。截止目前,共联系资助了135名,76500元。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由陇南团市委牵头成立了陇南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社会募捐办公室,李洪负责募捐简报的编辑报送,物资接受和运转等。为了让市委市政府及时了解社会募捐情况,每天下午将当天募捐的详细情况理清,将单位的和个人的分开,市内的和市外的分开,一百元以上的和一百元以下的分开,编辑整理成简报,然后报送到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应急办、市委宣传部。一个月来天天如此,无论烈日暴晒、刮风下雨,从不间断,每天骑自行车将简报准时送到。(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