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鸡西大学李洪:把平凡的人生留在西部
李洪,重庆人,毕业于黑龙江鸡西大学文法系法律专业,2006年7月参加西部计划,先后服务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城关镇中山街社区、武都团
李洪,重庆人,毕业于黑龙江鸡西大学文法系法律专业,2006年7月参加西部计划,先后服务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城关镇中山街社区、武都团区委、陇南团市委,服务期满后参加甘肃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现工作于陇南市文县尖山乡。自大学毕业,他积极响应团组织号召,参加西部计划志愿服务,主动摆正位置,深入工作一线,联系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情况,适应角色较快,在工作中真正发挥了新时期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在 5.12特大地震中作出了突出贡献,被甘肃团省委评为甘肃省抗震救灾优秀青年。2009年3月被授予全国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被邀请参加第六届奉献者风采全国优秀志愿者事迹巡回报告团,于4月23日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兆国同志接见。
2006年,他积极响应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带着青春的梦想,来到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城关镇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他虚心请教,勤奋工作,自觉奉献,为当地群众做好事、做实事。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深入到居民中去,进行入户流动人口登记管理、社区环境监督、消防宣传等,了解他们所需,急他们所急,为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中山街社区是武都城区的老居民区,辖区1398户,4376人。刚到社区工作,不懂地方语言,特别是年老的居民,他说话他们听不懂,他们说话他只能恩,啊应答,相互之间得找翻译,他每天都跟同事聊天,让他们说方言给他听,慢慢适应环境,一个月后他能完全听懂方言,包括后山话;下班后他一户一户的走访,和他们交流,让他们适应普通话,适应他的东北味。四个月后他可以用生硬的武都方言和居民们对话了,七个月后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武都话,后来有人问他是哪人,他笑着说他是武都人。 2006年10月,他和社区工作人员李海琴一起进行千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走访居民27户135人,每人一卷,包括姓名、年龄、家庭人口详细情况、家庭收入等等,问题涉及各个方面,共85问,历时7天做完调查。其中走访到寇让成家时,其家庭环境让他大吃一惊,用一贫如洗都不能很好的形容。65岁的寇让成是两眼什么也看不见的盲人,住在只打了框架的砖墙烂尾楼里,窗子无玻璃,门是用一根根的棍子拼凑起来的,房子里只有一张铺着几张纸壳子的用案板做成的床,10月份还穿着一双7、8月都没人穿的烂拖鞋,没结过婚,生活无依无靠。走进寇让成家给了他心灵深深地震撼,他不知道在繁华的都市里还有这样贫困的家庭,他将寇让成的情况详细的记录在了另外的纸上。马习夜,女,86岁,未婚,瘫痪在床,无人照料,吃喝拉撒全在床上,温饱都不能解决,只是偶尔路过的几个一中的学生送来一点馍馍,住在不足10平米的土墙平房,这是震撼他心灵的另一户。他对摸底调查中特别困难的5户居民作了详细登记,抽样调查后,去民政局低保股咨询,将这些老人的情况作了汇报,通过积极争取和不懈努力,终于在2006年底为这5户居民申请了全额低保,每月134元,同时纳入五保户范畴。
2006年12月中山街社区砖院巷126号因供电线路老化发生火灾,他凌晨5点多接到电话,穿衣服的同时拨打119和120求救,并马上赶往出事地点,指导帮助居民灭火,抢救伤员,拿水桶、脸盆打水参与灭火,4次上房蹬掉瓦片和梁橼,防止火焰窜烧到周围居民房屋。在灭火过程中,眉毛、睫毛全部被火苗吞噬,头发烧了一层,衣服点着三次,终于7点30分在消防队的帮助下将大火扑灭,阻止了火灾的蔓延,将居民损失降低到最小。
2007年5月,他受区民政局委托,承担了武都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计算机信息规范化管理,录入全区低保家庭信息6853户,16754人,共录入包括家庭代码、各级民政部门审批意见在内信息31项/人,白天在单位上班,下午下班后吃完晚饭开始,每天晚上从7:00工作到12:00,最晚的时候要做到凌晨2点,录入速度全区第一,历时3个月,速度和质量得到了民政局上下的一致好评,同时为低保信息录入赢取了时间。(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