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各地资讯 > > 新闻动态 > 文章正文

揭密江西临川一中高考神话:38人考上清华北大(4)

时间:2010-12-08 16:55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学校之所以可以不通过市人事局自行招聘老师,是源于“教育产业化”时期的放权思想,当时临川区政府许诺,允许学校有“五个自主”:办学自主、招生自主、人事自主、筹措经费自主、使用经费自主。一中校长办公室主任

学校之所以可以不通过市人事局自行招聘老师,是源于“教育产业化”时期的放权思想,当时临川区政府许诺,允许学校有“五个自主”:办学自主、招生自主、人事自主、筹措经费自主、使用经费自主。一中校长办公室主任徐武平说,现在,这“五个自主”虽没能完全实现,但这个政策优势已经足以支持学校的发展。在他看来,一中既区别于那些完全依赖政府财政的学校,也不同于那些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的民办学校。

徐武平说,抚州市政府的财政支持只能解决学校发展的部分需要,剩下的资金缺口由一中自己解决。除了正常收取学费外,向学生收取择校费是他们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收取择校费”得益于市政府给的政策。

在一中校园内教学楼的墙壁上,挂着一面收费公式栏的牌子,关于择校费有一套复杂的计算公式。如果是外地学生来一中,则需要一次性缴纳3年共24000元的择校费。但如果是本地学生分数不够又想读一中,则需在与分差相对应的一个交费基数上,加上分差与100的乘积。比如学生低于分数线15分,则需要交纳4000 15x100,也就是5500元。这里的“100”是每差一分需交的款项。

“收归市里管辖后,一中的招生平台也扩大了”,徐武平说。原来归临川区管时,他们只能在该区和下属的镇、农村招生,而现在他们可以在整个抚州地区招生。集团刚成立时,省里甚至鼓励他们面向全国招生,集团甚至专门成立宣讲团四处扩大影响,出现了上述“在周边地市设立招生站”的情况。在邓高平看来,临川一中由一所“普通”的省重点中学开始变得不普通,拐点就在这里。

临川一中考上北大清华的人数

与这个数字一同增长的是一中学生的人数。2002年左右,一中只有约4100人,到2007年,包括复读生在内,一中已有11000人。

临川:进士之乡

江西临川素以盛产才子著称。在上顿渡镇中洲公园内的临川文塔前,王安石、晏殊与晏几道父子、曾巩与汤显祖的名字在“临川人杰谱”上十分醒目。

事实上,临川不仅是才子之乡,也是进士之乡。根据《临川县志》的统计,在自宋至清历代王朝的175次考试中,金榜题名的临川进士就有726人。仅仅在南宋咸淳元年这一年,临川就有22位进士高中,占当年全国录取进士总数的7.33%。一时间,公卿耸观,朝野震动。

独特的周边生态

“招租”成了周边的主要产业,对学生包吃、包住、包洗衣服。不仅当地人,一些陪读家长和老师,也做起了招租生意

洲下作为离临川一中最近的社区,距其对面的一中仅3分钟路程。“在这里,住在你前面、后面的,都可能是你的同学。”一名住在洲下的学生不无感慨地说。

1.7万外地学生和家长

每到放学时刻,近万名学生走出校门就成为一道景观。走出校门的学生中,很大一部分人穿过马路、走过一条布满招租广告和小餐馆的巷子,就能到达洲下。在各自租住的当地人家里,往往有房东准备好的饭菜。招租学生是当地的一项产业,有空余房间的当地居民几乎都会招租一些学生。

随着外地学生从全省甚至全国各地涌入上顿渡,不少家长随之加入了这场“教育迁徙”。上顿渡派出所邹警官介绍说,不包括后来并入上顿渡镇版图的河东乡、河西乡,该镇有7万常住人口,3万流动人口。在这3万流动人口中,约有1.7万是外地学生和家长。这些外地学生和家长中的很大一部分,都住在洲下。据在附近开餐馆的邹老板介绍,住在洲下的陪读家长多为江西本省人,尤以抚州市下面的一些县城和农村最为常见,也有少量临近省份的人。

“我们学校的宿舍数量和条件有限,满打满算也只能住800人,”一中校长办公室主任徐武平介绍说,“大部分人要住在校外。”根据他的估计,一中和二中两所学校,住在校外的学生共约1.4万~1.5万人。家长来陪读的情况,更多发生在高三学生和复读生身上,“也有家长从高一甚至初一就开始陪孩子读书”。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