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各地资讯 > > 新闻动态 > 文章正文

揭密江西临川一中高考神话:38人考上清华北大(3)

时间:2010-12-08 16:55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对于张大峰、张小峰兄弟的事,他解释说,兄弟俩在小学升初中时,本来已经被一中录取,后来不知何故去了二中读初中,但他们当时与一中约定,读高中时再回一中就读,“我们只不过调回原来属于自己的学生”。 临川教育

对于张大峰、张小峰兄弟的事,他解释说,兄弟俩在小学升初中时,本来已经被一中录取,后来不知何故去了二中读初中,但他们当时与一中约定,读高中时再回一中就读,“我们只不过调回原来属于自己的学生”。

临川教育集团办公室主任邓高平在接受《新世纪周刊》采访时表示,集团对学校间相互挖人管理得很严,一旦发现有老师进行类似活动,将停止其该年的一切评奖评优与晋级资格,并会开会全市通报批评。“一中并没有这样的记录在册”。

但他承认,在周边地市设立招生站的事,在2002年、2003年时确实曾出现过,派出的招生老师甚至曾被当地扣留。他将这种现象归因为教育改革中的短暂失序,“既然要改革,就难免出现一点混乱”。

曾跟踪报道过教育集团成立过程的一位当地记者透露,“以前,为抢优质生源,每年中考一结束,临川一中、临川二中与抚州一中三所学校总会派出100余名教师前往各乡镇招生,每年三校为此要耗资250万元。同时,三所学校之间也互相挖抢老师”。

对复读生的大力吸引

复读生群体是缔造一中高考神话的重要力量。今年考上清华北大的38名一中学生中,就有18名为复读生。据一位重点班学生的家长反映,学生进入高三以后,整个年级的人数几乎翻了一倍。徐武平提供的数据证实了她的感觉:创造了高考神话的这届高三,3800名学生中,有1500名为复读生。

在一中对面小巷里经营餐馆的钱老板透露,她的侄女钱佳琦,去年高考分数为588,立志非清华不考的她来到一中复读,直接进了应届生的0班,班主任正是曾长根老师。在校复读期间,她的学杂费、资料费、补课费、住宿费等全部免除,钱老板强调说,钱佳琦在学校住的宿舍是两人间,“是学校里条件最好的宿舍”。

曾长根介绍说,钱佳琦的成绩很好,每次月考几乎都能在班里排进前10,很有希望冲击清华北大。但这个平时细心的小姑娘,偏偏在考场上犯下大错:在考英语时,她将答题卡涂错,导致客观题部分只得18分,总分也只有618分,尽管这个分数已然不低,但在分数线奇高的江西,意味着她第二次冲击清华北大的努力付诸东流。“她的英语成绩平时都在130分以上,如果加上这个分差,她本来是很有希望上(清华北大)的”,曾长根叹息道。

即便有对高分考生包括复读生的大量优惠政策,一中也面临着自己的高分考生被人挖走的尴尬。佟老师介绍说,去年的江西省理科状元,本来是一中的学生,结果在高考前夕被其家乡黎川县一所学校劝回去参加高考,“他们当时给了那学生4万块钱,还给他父母解决了工作。没办法,我们不能也给钱啊”。

每到高考前几个月,都会有其他市县的学校来一中挖人去参加高考,“有的甚至是副县长亲自带队来公关”。佟老师无奈地说,面对这样的情况,她们只能跟家长解释,高考前突然换环境可能影响到考生的心理,“你是要这几万块钱,还是要孩子的未来?”

“教育产业化”逼出高考“神话”

在临川二中校办公室主任熊海水看来,一中、二中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完全是被逼得没办法的结果。此前,两所学校曾经在“教育产业化”的边缘徘徊不定。

熊海水介绍说,2002年,由于受到“教育产业化”思潮的影响,不堪财政重负的临川区政府曾打算让高中教育“断奶”,把两所学校推向社会。其时,香港点击查看香港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一家企业在考察过一中、二中的办学能力后,想出资买下两所学校。但在抚州市教育局前任局长游若飞的斡旋下,抚州市市政府决定,将原来归临川区管的临川一中和临川二中与抚州一中组成临川教育集团,由抚州市政府直接管辖。这意味着,在前景并不明朗的情况下,抚州市政府接下了三个财政负担。

临川教育集团办公室主任邓高平证实了这个说法。他介绍说,目前,抚州市政府每年都要支付三所学校初中部所有老师的工资,至于高中部,市里只付三校在成立集团时上报的那部分老师的工资,“至于各个学校后来自己招聘的老师,我们就管不了了”。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