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各地资讯 > > 新闻动态 > 文章正文

高考状元县甘肃会宁“陪读农民军”的蜗居生活(2)

时间:2010-01-26 18:48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他们生活在底层,却升腾着一种希望。这位曾经的民办教师认为,会宁人渴望教育的心情,就像渴望老天下雨一样迫切。 32岁的农民张建国,已经等不到孩子升入中学,就迫切地把分别只有4岁和5岁的儿子、女儿,从农村带进

  他们生活在底层,却升腾着一种希望。这位曾经的民办教师认为,会宁人渴望教育的心情,就像渴望老天下雨一样迫切。

  32岁的农民张建国,已经等不到孩子升入中学,就迫切地把分别只有4岁和5岁的儿子、女儿,从农村带进了县城的幼儿园。他的老家,在韩集乡袁嘴村西湾社,那里没有县城才有的漂亮的幼儿园。张建国已经铁了心:无论如何要守在县城,供孩子上学,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分信心来源于堂兄弟们的选择。明年,这个家族将有5个孩子角逐高考。无一例外,这5个高三孩子的家长均已在县城陪读多年。

  农村学校吃不饱,县城学校吃不了

  从幼儿园开始便到县城陪孩子读书,张建国并非孤例。

  会宁县幼儿园校长薛玉霞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她所在的这所幼儿园,是整个会宁县唯一的一所县教育局直属公办幼儿园,学生数量已逼近1000人,而将近1/3的学生来自农村对很多农村家长来说,能进入这所幼儿园,意味着孩子将来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县城任何一所小学,进而升入初中。

  大量涌进幼儿园的农村孩子,直接催生了大班额的出现。目前,这所幼儿园最大班额的学生人数已经突破50人。

  这也让薛玉霞忧心不已:班额过大,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

  这两年,每到秋季入学,这位年轻的女校长都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县教育局对招生数量严格控制;而另一方面,很多农村家长跑到她的办公室,求情下话,这让她心里很过意不去。

  县城学校的大班额现象,从幼儿园开始,一路延续到中学。

  记者了解到,为解决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县城学校班额过大的问题,会宁县曾于2006年建设了会宁县如东友好小学。同时,在这所学校展开小班教学试验每个班至多不能超过35名学生。如今,这所小学已经正式投入使用两年。

  该校副校长王向红告诉记者,2008年从全县小学分流过来的800多名学生中,80%来自农村。

  而在会宁县枝阳中学、会师中学两所地处县城的初级中学,特大班额现象均不同程度存在。

  距离县城仅15公里的柴门乡中学,是离会宁县城最近的一所农村中学。从2006年开始,副校长窦顺宽明显感觉到初中的班额在缩小,学生人数呈递减之势。无疑,流失的学生进了城。

  这条流失链条遵循着这样的轨迹:农村的学生往中心乡镇转,乡镇的往县城转。

  窦顺宽说,农村学生流失现象在会宁普遍存在,导致农村学校吃不饱,县城学校吃不了。

  生源问题是困扰柴门中学办学的首要难题。在窦顺宽看来,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该校将教师培训、教研教改、学校内部管理作为提高教学质量,进而稳定生源的头等大事来抓。

  在山大沟深、交通异常不便的会宁县,尽管撤点并校工作谨慎推进,每个乡镇和行政村都保留了一所中学和小学,但还是加速了一部分学生流向县城的步伐。

  张建国便是出于这种考虑:家门口的学校撤并后,他的孩子上学,需要翻山越沟,徒步走3公里的山路。



1[2]下一页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