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各地资讯 > > 新闻动态 > 文章正文

名师点评四川高考:平实而厚重 规范而鲜活

时间:2011-06-10 13:26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四川省(微博)命题专家指导委员会在评析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时认为,四川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

  四川省(微博)命题专家指导委员会在评析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时认为,四川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工作,认真贯彻了“坚持正确导向,注重能力考查,力求平稳推进,确保命题质量”的指导思想,坚持“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依据《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坚持以能力立意,以思想命题,确保试题科学、公平、准确、规范。根据四川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实际,四川分省命题经过六年的积累与沉淀,初步形成了川卷“平实而厚重、规范而鲜活”的风格:注重尊重教材立足教材引导中学用教材教学生;注重从社会热点和前沿科学最新研究成果设计试题,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注重学科能力的测试和深层次的价值引导有机结合;注重创设鲜活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科内和学科间知识的整合,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试题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适当的难度和较好的区分度。

  语文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四川卷命题从多角度和多层面的现实生活、显性和隐性的课本素材、文质兼美的课外材料等三个维度选取和组合试题素材。重视题与题之间能力层级和难易程度分布的的协调配合,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力求在语文味、时代感、开放性、整体感、贴近学生、引领意识等六个方面有所突破,逐步形成了“平和而厚实”的风格。

  试题在体现“语文味”上见工夫。选材上,更加注重材料的文学性和可读性;考查角度上,更侧重语文素养。如现代文学作品艺术性强,给学生以审美愉悦;语言运用题素材源自教材中的文化景点和文学意象,源自学生熟知的作家史铁生,创设了鲜活的命题情境。

  试题坚持主流价值导向,倡导多元价值观的包容。古诗文表现了恬淡自守的个人情操,自然科学类文章强化人类自身生存的忧患意识,文学作品阅读既关注亲情又崇尚人生价值的实现,语言表达关注奉献和感恩情怀,作文“总有一种期待”关注大众心理。

  试题更加注意引领中学语文实施素质教育。试题注意测试考生创新思维能力,审美鉴赏能力,注意语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整合,坚持语文教学重视用教材教学生的理念。

  数学

  2011年数学文理科试卷逐步形成了四川省分省命题的较为突出的特点和风格,有利于向新课程高考平稳过渡。试卷结构、难易比例与前几年基本一致,试题注重回归数学本源,考查学生数学素养。试卷既注重全面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突出主干和重点。试卷以能力立意,着重考查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符合教学实际,紧扣教材,考查数学本质,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试题编排由易到难,数学思维水平的考查由浅入深,有利于不同层次考生的水平发挥。文理科试卷有较好的区分度,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试题叙述规范,答题卡设计科学,参考答案简洁,评分标准合理。

  ()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学科试题(四川卷)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强调应用;题量适中,内容丰富、选材搭配合理、题材广泛、可读性强;文段原汁原味,语言地道,真实感强,信息量大;各部分试题难中易比例搭配恰当,重点突出,能够较好地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法和词汇知识”的题干设计语言灵活简洁,语境意义丰富;突出了重基础、重运用、灵活性强的考查方式;考点分布更广。“完形填空”的考点层次以语篇层次为主,主要考查考生对语境和文章逻辑关系的理解。“阅读理解”部分语篇材料题材丰富、体裁多样,符合考生认知水平和阅读兴趣。试题设计科学,指向明确。“补全对话”贴近生活,着重考查考生在真实语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书面表达”考查了考生用英语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同时,以课外活动为话题,引导学生关注课外生活,注意自身的全面发展,体现了英语新课程注重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试卷符合高考命题的各项指标要求,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良好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