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考一诊大摸底 体现自主命题特色
时间:2010-01-20 20:31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次
作为我省自主命题第二年的第一次高考大预演,高考“一诊”考试昨日正式在成都市各中学拉开帷幕,成都市07届6万余名高三学子第一次尝
作为我省自主命题第二年的第一次高考大预演,高考“一诊”考试昨日正式在成都
市各中学拉开帷幕,成都市07届6万余名高三学子第一次尝到了自主命题的滋味。昨日下午,本报记者在第一时间连线成都高考名师,老师们普遍认为高考“一诊”试题总体体现我省自主命题的特色,语文难度适中,数学偏难,为5个月后的高考指明了复习方向。
学生反应 语文较平数学偏难 我市“一诊”考试时间为9、10日两天,昨日考试科目是上午语文、下午数学。今日考试科目为上午文综/理综,下午英语。说起考题,接受采访的高三学子们觉得语文较平常、数学偏难。 “今天的作文是话题作文,并不难,我写的是议论文,通过阐述悲观和乐观的概念来引出生活中它们的联系。”昨日上午,成都市三中高三一班的许云萌告诉记者,语文试卷同学们普遍认为较正常,在话题作文上,大家统一地使用议论文,只有少数人写成了散文、记叙文。 除了作文外,几名女生告诉记者,文言文题目是同学们认为较难的题型。“今天的文言文题目有一点难,我都没有读懂,感觉很生涩。我准备要多看一些课外资料,多做一些文言文题!” “问答题好难哦!”昨日下午刚考完,列五中学一群高三学生便抱怨起数学题,一名学生称,自己提前了半个小时便做完了题,但自己感觉“很差劲”,“因为虽然做是做完了,但那些函数问答题,由于解决的方式有许多种,也不知道做得是否正确。”同学们称,数学试卷题量并不大,但每道题的难度较大!
名师解读 语文 题样新颖更考能力 成都实验中学语文组高三备课组长张雍和老师称,本次“一诊”考试语文科目对基础知识部分的考察立足于教材和现实生活,象“黑黢黢”、“终身制”、“一掷千金”等生活中常用到的词汇都在考察之中。此外,考题的灵活性增强,偏重于学生能力的考察,在答题时,虽然一道看似简单的题却要经过一段仔细思考才能下笔。文学修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广泛性较之往年的“一诊”题更为增强。尤其是,此次的作文并不同于以往的话题作文,而是以一段智慧老人与三个人的对话为材料,引导学生对生活、人生的思考。张老师说,试卷里还出现了“三星堆”等本土化浓郁的阅读材料。对于以后的复习,张老师建议同学们立足于教材,多关注人生,自觉吸收本土文化。 “这次‘一诊’语文考试,试题注重了对学生个性表达的考察,更加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成都树德中学高三语文老师邓文光对记者说,此次试题难度中等,但不少试题的预测性导向性不容忽视。邓老师说此次试题最大的特色就是阅读分析题,不再单独考察学生的语文基本功,而是对学生的文学鉴赏、文学表达能力的重新审查,“例如文言文阅读,选材上更加注重思想性,题目设计也不拘泥于原有套路,更加新颖,这样的考察更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真实阅读理解能力。” 邓老师说,“一诊”试题给学生们一个很好的提醒,虽然总体上题型变化不多,但题目更多地贴近生活,更多地考察学生的个性。学生在下一步的复习中,在掌握好基本功的同时,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注重观察生活,“要有自己的想法,更要有技巧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数学 夯实基础少做怪题 成都实验中学数学组高三备课组长景洪举老师表示,本次数学考试和去年相比难度稍微有点上升。对学生的知识面考察全面,重视基础通性通法以及能力的考察,加强了推理和运算能力的要求。 景老师建议高三学生们在备战高考时应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尤其是对课本上的经典题型要重视,尽量回归教材,不要去做难题怪题。此外,运算能力要加强,对题目的理解要找出题目的关键词,将图形转化为数学语言。注重数形结合,建立有效的知识网络,不要眼高手低,要多动手。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