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委员建议:高考加分举行听证会
“2009年高考(论坛),重庆有31名违规加分考生被取消高校录取资格,这不仅仅是重庆文科状元何川洋等31名考生及其家庭的责任与悲哀。
“2009年高考(论坛),重庆有31名违规加分考生被取消高校录取资格,这不仅仅是重庆文科状元何川洋等31名考生及其家庭的责任与悲哀。”重庆市政协委员李钺锋用这样充满感情的语言,写出了一份提案:改革高考加分制度,高考加分应召开听证会。
加分品种多达190种
“北京大学去年录取的24名重庆考生中,有17人为加分考生,其中13人凭借‘二级运动员’加分,4人凭借少数民族成分加分。而在一些地方,花钱就能买到‘二级运动员'证书,这太不合理!”李钺锋说。
“重庆高考加分事件中,那些成为高考加分缺陷制度牺牲品的孩子,其心境的挫伤是不难想象的,还将会影响其终生发展。”李钺锋说。
他说,根据教育部2009年关于高考加分的相关规定,省级招生委员会有对七类考生在统考总分基础上适当增加分数投档,和对三类考生在高等学校调档分数下,适当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的决定权,正是由于地方在执行高考加分政策时享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各地在确定加分标准、加分项目等方面,也加入了一些地方内容,各地各类高考加分政策八仙过海,多达约190多项,其中一些加分规定引发颇多争议,公众认为明显有违教育公平。
他认为,各部门应该从这“31名牺牲品”中吸取深刻教训,切实加快改革完善我市高考加分制度,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性。
应举行高考加分听证会
他说,重庆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在近几年来经历了一个由5分到20分的过程。“高考考场如战场,尤其是尖子生之间的高手过招更为惨烈,通常是‘一分定乾坤',而重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考生20分的加分政策,实在是给考生,特别是家长太大的诱惑。”
他建议教育、招生等部门单位,诸如少数民族、库区移民等地域类的加分项目、分值和适用范围,及时进行认真清理、规范;对诸如奥林匹克竞赛、科技创新大赛、体育比赛优胜者,群众反映强烈、争议较大、监管难度大的加分项目建议取消,即使要保留,也应严格审批程序,控制规模。对清理、规范和取消加分项目的结果应进行详细的信息公示,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他建议:举行高考加分项目听证会,邀请学生、家长、老师、学者、媒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与讨论,广泛征集意见,调整改革高考加分制度,共同使这一政策更加合理、公开、透明。
录取裸分考生应占七成
2008年的重庆市高考,市文科状元刘超然高考成绩是666分,但他没有任何加分,差点上不了北大。李钺锋举例:当年北京大学在重庆市的录取分数线(高考成绩 加分)为665分,在重庆的录取计划是文科20人,但是只有裸分的刘超然并不在前20名之列,最终北大在重庆增加了4个文科招生计划,方被北大录取。曾有评论感叹“为什么重庆的高考状元只超北大1分”。
他建议,要区别对待高考“裸分”考生和高考加分考生的提档、送档和高校的录取工作。
“比如,北大、清华等高校在地方录取因加分达到录取线的考生,只能占计划的30%,以确保品学兼优裸分考生能够有充足的条件获得继续深造和培养发展的机会。”
高考加分要“防腐”
李钺锋认为,当前能获得高考加分的考生家庭多非权即贵,得到的还往往是加高分值的分,权力、财富寻租现象比较普遍,其关键是没有法定的加分标准,特别是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
他建议人大等权力机关,加快调查研究,颁布实施与高考加分制度相应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惩处法规,增加违规违法加分者的成本代价,让高考加分奖、惩并举,有法可依,避免权力和金钱使高考的天平倾斜,才能确保高考的公平性。
政协委员建议取消三好学生等加分项目
“高考加分制度问题很多,比如说三好学生加分,既然都是三好学生了,成绩一定优秀了,那还要加分?”市政协委员王月婷也提交提案,说出了自己对高考加分制度的置疑和建议。(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