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计划招收本科生2200人 其中北京117人(3)
● 是教育部首批授予的拥有自主设置本科专业审批权的六所大学之一。 ● 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地理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民俗学、史学理论及
● 是教育部首批授予的拥有自主设置本科专业审批权的六所大学之一。
● 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地理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民俗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中国古代史、理论物理、物理化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系统理论、环境科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世界经济学、电影学;按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数(不含覆盖)排名,列全国19名,按二级学科(含覆盖)数排名列全国13名。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2个,二级重点学科8个,交叉学科北京重点学科1个。
●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2009年全国各高校学科排名中,我校有28个一级学科参加排名,其中进入前五名的一级学科有10个,前十名的有15个。
●学校以学科为依托,形成了一批国内一流的特色和优势专业,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北师大的优势与特色,具体到专业来讲:教育学、心理学稳居全国第一。在文理基础学科中,文史哲、数理化、天地生等学科实力很强,一些综合交叉学科的实力也很强,如资源、环境、教育技术等。在《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2008年中国大学各学科、各专业排名中,地理信息系统、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历史学、汉语言文学、汉语言、舞蹈学等7个专业位列全国高校第一,学前教育、体育教育专业列第二,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环境科学、公共事业管理等4个专业列第三,共有15个专业跻身A 行列,表明北师大文理基础学科群在全国具有整体优势。
●顺便说一下,从我们学校近年的招生情况看,有越来越多的考生愿意去学这些基础学科。我想,这里面主要有一下几个原因:
1、在现今社会,一方面就业对学历的要求提高了,为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深造;另一方面在职业发展方面,在科技、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个人很难像过去那样从始而终地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工作一辈子,即便是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也要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以适应新需求。为此,目前很多学生,尤其是考入北师大的优秀学生,有志在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基础学科恰恰可以给学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平台,为以后深造、职后的发展与拓展,进一步提高竞争力打好基础。
2、就是基础学科练就了思维方式,这点是非常重要的,也得到很多考生的认同。
3、基础学科的职业发展是很广阔的,读博士,做博士后的,可以当科学家做研究;可以在大学教书育人;读硕士或本科毕业的,可以到政府、事业单位、教育部门等从事管理或教学工作;
4、基础学科的读研比例是比较高的,我校本科生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为其研究生教育打下坚实基础。2008届本科毕业生中有51%以上继续攻读本校、北大、清华、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研究生或到国外、海外深造。推荐免试研究生(含本科直博生)占毕业生的30%。
3. 学校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有哪些举措和成绩?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名师名家荟萃
师资队伍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一所大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北师大非常重视教师的聘用与培养。是最早提出博士学位作为教师基本入门条件的高校之一,目前教师聘任实行三三制,即本校博士留校不能超过进人的1/3,校外的不超过1/3,境外的不少于1/3。
●现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9名(其中双聘院士11人):黄祖洽、王梓坤、孙儒泳、刘伯里、刘若庄、刘昌明、张新时、林学钰、李小文、王永炎、陈木法、郑光美、王乃彦、刘鸿亮、戴汝为、李京文、李朝义、凌永顺、安芷生。资深教授6人:何兹全、陶大镛、顾明远、刘家和、林崇德、童庆炳。
● 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7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9人,国家批准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6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学科评议组成员15人,教育部跨世纪和新世纪人才11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教育部创新群体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