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语文之高考话题作文素材必知(3)
极强烈而有效的乐观主义,能使人们战胜全世界的糊涂、盲从、冷酷、恐怖、怨恨和反抗。而且工作愈伟大,所受的反抗也愈厉害,简直成为一种律令,对付这种厉害的反抗,最重要的武器就是乐观主义。一个人,缺少了乐观
极强烈而有效的乐观主义,能使人们战胜全世界的糊涂、盲从、冷酷、恐怖、怨恨和反抗。而且工作愈伟大,所受的反抗也愈厉害,简直成为一种律令,对付这种厉害的反抗,最重要的武器就是乐观主义。一个人,缺少了乐观主义精神,难免在各种恶魔面前败下阵来。
【生命篇】
【名人名言】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李白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
即使我对生命有万般眷恋,我也会选择默默承受,静静等待。【《生命留言》】
陆幼青
我睡去,感觉生命之美丽,我醒来,感觉生命之责任
特里萨(修女)
街上的每一块石头,阳光里的每一粒分子,都包含着历史。
亨利詹姆斯(美国小说家)
如果没有死亡,最大的幸福就会属于极端疯狂者。
诺瓦利斯(德国浪漫诗人)
我们感到时间的延续像一条我们无法逆行的小溪。它是我们存在的基础,像我们感到的那样,它是我们生活的那个世界的本质。
柏格森
如果当命运的最后时刻来临时,我们越加紧紧依奉它,那么满头白发也会是一种幸福,残存的理智不是灾难。但是生活的长久习惯使我们不情愿去死。
托马斯
如果我们永远不死,我们反而会成为不幸的人。当然,死是痛苦的,但是,当我们想到我们不能永远活下去,想到还有一种更美好的生活将结束今生的痛苦,我们就会感到轻松的。如果有人允许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长生不死,请问谁愿意接受这不祥的礼物?
卢梭
愿生者有不朽的爱,愿死者有不朽的名。
泰戈尔
想做什么,立刻去做,否则来不及了,因为人是最拿不准的东西。
张爱玲
【经典材料】
1.中西生死哲学
儒家一方面承认死生有命,但也强调未知生,亦知死?以此提醒世人把重点放在现世努力。孟子所谓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最能突现这种人文精神。道家庄子虽明言死生命也,但也强调应用平等心看待生死,因为生死如一最能突现超拔精神。
在西方,柏拉图曾经明白强调,人生的目的在求真善美,但永恒的真善美只有在死亡之后,因此,哲学就是对死亡的练习。并且,他主张灵魂不死论,其学生亚里士多德虽然否认灵魂不死,但也肯定神圣理性不死,并强调我们应尽力过理性生活,使自己不朽。到了康德,认为灵魂不死虽然没有逻辑的确定性,却有道德的确定性与必要性。因而他强调,精神愈用而愈出的道理,想得越多,做得越多,就活得越久。在黑格尔更是直言死亡是一种扬弃。存在主义者海德格尔则明言,人生观即死亡观,人生既然注定是迈向死亡的存有,因此,如何能在平日尽心尽责,才是面对生死最好的态度
到了当代,因为医学发达,临终关怀更成为普世关心的问题,如何生有尊严,死也有尊严,也成为超越国界的共同课题。芝加哥大学萝丝教授的名着《生死学》认为,死亡也是人生的一种成长,更具积极性与建设性。
2.追问生命的意义
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是每一个有思想的生命体对自身灵魂的必然拷问,纵然它达不到人类终极关怀的高度,却依然闪烁着朴素无华的平民思想火花。《活出意义来》的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博士,是着名的奥地利精神医学家、维也纳精神治疗法第三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名俘虏。《活出意义来》一书正是作者对集中营经历和浩劫的描述,同时也是俘虏编号为119104的他,在牢狱生涯里发明意义治疗法经过情形的重要记录。
独一无二的特性使得每个人都与众不同,也使得每个人的存在有其意义,这种特质与创造性的工作和人类之爱息息相关。一个人不能去寻找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特殊天职或使命,而此使命是需要具体地去实现的。他的生命无法重复,也不可取代。所以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也只有他具有特殊的机遇去完成其独特的天赋使命。一个人一旦了解他的地位无可取代,自然容易尽最大心力为自己的存在负起最大的责任。他只要知道自己有责任为某件尚待完成的工作或某个殷盼他早归的人而善自珍重,必定无法抛弃生命。在弗兰克看来,只要有求意义的意志存在,不仅生命和爱,就连苦难和痛苦都深具意义。(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