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2010年高考作文 > 文章正文

贴近生活不拘泥于事实 高考作文拿分三诀窍

时间:2011-05-12 17:46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距离高考还剩下最后一个月的冲刺时间了,很多同学都感到身心俱疲,有的同学甚至期盼高考早点到来,早日得解放。虽然这时候,已经经历过两轮系统的复习备考,该复习的都复习得差不多了,但考前最后一个月的黄金时间,

距离高考还剩下最后一个月的冲刺时间了,很多同学都感到身心俱疲,有的同学甚至期盼高考早点到来,早日得解放。虽然这时候,已经经历过两轮系统的复习备考,该复习的都复习得差不多了,但考前最后一个月的黄金时间,同学们要理性对待,从最薄弱、最易提高成绩的地方上下手,比如高考作文。下面就是专门针对高考作文的最后冲刺复习对考生提一点建议,它能从一个新的角度使你的备考更趋周全。

知己知彼,抓住决战制胜点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考生,不仅要了解自己的写作实力,做到知己,还应做到知彼,这个彼即高考作文命题。

高考作文命题是一个大的范畴,对于高三学生而言,重点、难点是如何准确地把握住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当然了,最直观、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全国各地命题专家的预测题目了。命题专家长期关注高考作文的分析与研究,能够居高临下,对高考作文进行一个高度的把握。由他们所撰写、预测的题目,必然会帮助考生把作文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其次便是分析近两年的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了。纵观近年来各地的命题,都注重引导考生以我的眼光看自己、看社会、看世界。这类作文题容易唤醒考生的内心体验和想象,激发考生的写作欲望。擅长形象思维而拙于理性思考的考生,在写这类文题时,往往下笔千言,这时就更要揣摩命题者的意图,做到知彼。以2009年高考北京卷的作文题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为例,这个题目没有限制具体内容,也没有限制主题思路,写作的空间格外广阔。考生在审题立意时,要明白,题目中的翅膀是一个喻体,可以喻指任何人或事物,当然,这个人或事物必须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考生要强调的是我有一双翅膀,而且这双翅膀是隐形的,这样,文章的思想内容才能到位,做到感性和理性的和谐统一。

贴近生活不要拘泥于事实

贴近生活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贯原则,让每个考生有话可讲,才能即刻成文。因此,高考作文不管是材料作文、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对考生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题目能激活自己的潜在智慧和体验。但我们发现,作文题很贴近生活,考生却写不出好文章,这可以说是普遍现象,什么原因呢?因为文章是精神的表现,对写作而言,生活并不是指原生态的事实,而是指与心灵产生了碰撞交流并被心灵所同化了的那一部分生活内容。如果拘泥于事实,文章必然零乱死板、平淡无趣,所以,看到作文题后,即使感到有话可讲,也不要马上秉笔急书,重要的是要让心灵活跃起来,对粗浅无序的生活加以概括、提炼,按心灵的秩序重新组合生活,让写作素材与情智交融,使之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例如我想握住你的手是个很生活化的题目,如果写握住母亲、好友、老师的手,很容易敷衍成篇,难呈亮色。高考作文写得好的,往往不是写实性的,而是那些虚拟的充满想象而超越了日常生活之作。身临考场,心存压力,要在短时间内焕发激情,放飞想象,非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莫能为也,但起码也要做到不拘谨、不紧张、不要关闭创意之门。

辩证地对待求稳和求新

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在考前提醒考生写作要求稳。这也没错,生死攸关的考试,岂敢随意为之?由于普遍存有求稳心理,大量平庸之作的诞生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考生们一定要注意的是,写作思维不同于一般解题思维,欲想成功,就必须要突破常规写作,求新才是制胜的出路。无数的高考佳作证明,敢于独辟蹊径方能高人一筹,勇于标新立异才能技压群芳。许多平时的写作高手,就是因为一味求稳致使高考作文平平,反让那些写作基础并不算太好的考生占了先,他们的作文或立意不凡,或构思巧妙,或选材独特。俗话说艺高者胆大,其实有时是胆大者艺高。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