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福建高考作文点评:多元解读 自圆其说
时间:2010-08-20 18:30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次
今年福建高考语文卷作文题是一道纯粹的材料作文题,不提供题目,也不提供话题,不限文体,让考生自己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感受某种
今年福建高考语文卷作文题是一道纯粹的材料作文题,不提供题目,也不提供话题,不限文体,让考生自己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感受某种情感,或归纳某种观点,进而成文。
那么,材料可以有哪些解读呢?
比如,可以谈民间与历史的关系。格林兄弟搜集民间故事,本想弄懂民间故事与历史的关系,但一时弄不明白,把它搁在一旁,但通过他的朋友的发现、整理、出版、发行,成了世界经典,而这经典可能从某一角度反映了历史事实、概括了历史规律。如果考生有能力论述该经典是如何详细地描述民间状态、如何真实地反映历史,那会是一篇很切题、很有深度的文章。
再如,可以谈意愿与结果的关系。格林兄弟本很想弄懂民间故事与历史的关系,但预速则不达;放下该事转而干别的事后,他的朋友反而成就了经典。所以做一件事不要强求。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角度。
缺点,一是材料中的几个概念不统一,如格林兄弟是在搜集民间故事呢,还是传说?还是童话?因为这几个概念不清楚,接下来就难以论述。
二是材料作文的难以脱离的弊端,就是在审题上给考生太多的障碍。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相关专题:北大中学校长推荐制利弊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