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概况介绍及历年录取分数线
学校概况中国矿业大学是一所直属教育部管理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学校设有研究生院。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后改称焦作工学院。1950年,以焦作工学院为基础
学校概况
中国矿业大学是一所直属教育部管理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学校设有研究生院。
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后改称焦作工学院。1950年,以焦作工学院为基础在天津建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中国矿业学院。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原北洋大学、唐山铁道学院采矿科系的师生并入中国矿业学院。1953年,学校迁至北京,改称北京矿业学院,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之一。文革期间,学校迁至四川,改名为四川矿业学院。1978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学校在江苏省徐州市重新建校,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并再次被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高校之一。1988年,学校改名为中国矿业大学。1997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中国矿业大学经过九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目前,学校徐州校本部设有19个学院,59个本科专业;北京校区设有9个学院。学校有5个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整体授予权的一级学科,33个博士点,72个硕士点,有MBA、MPA、工程硕士、高校教师等4个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招生类别。学校现有7个国家级重点学科,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设置学科,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通过九五211工程的建设,学校形成了12项具有较高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其中三个理论成果、五项技术成果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处于领先或先进水平。目前,学校十五211工程正在建设当中。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中国矿业大学始终以育人为根本,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00000多名毕业生。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先后有10项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奖,7部教材获国家级优秀教材奖,52项教学成果获省部级奖,45部教材和专著获省部级优秀教材(论著)奖,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优秀课程44门,省级优秀课程群2个,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10个,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有8篇获奖;有2人分获2000、2001年中国十佳博士后。在全国首届MBA学生征文竞赛中,我校学生获得惟一的一等奖。在国内外各类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周培源力学竞赛一等奖、首届中国大学生电脑大赛优秀奖、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优秀奖等奖励。目前,学校徐州校本部有各类在校生31000多人,其中博士生626人,硕士生3598人(含专业学位),留学生162人,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21130人。
中国矿业大学致力于科学研究,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先后有31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三大奖励,约431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反映学校科研情况的多项指标居全国理工科高校前列。九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944项,国家级项目343项,省部级项目722项。其中:国家科技攻关项目32项,863项目25项,973项目1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2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项。近年来,学校积极实施国际化教育制度,全方位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同美、英、德等国的近5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成功举办了多次国际性学术会议,学术交流日益活跃。
中国矿业大学拥有一支思想素质较好、学术水平较高、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徐州校本部现有教职工30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397人,教授202人,副教授328人;北京校区现有教职工688人,其中专任教师339人。学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博士生导师145人,硕士生导师298人。教师中有1人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人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提名奖,2人获得全国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人获全国模范教师奖,1人获第3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9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0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列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19人列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9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人入围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多人次先后获国家、省部级各类学术荣誉称号。(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