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体”擂台战:网络语言作文中该不该用(3)
白扬建议,在平时的随笔中,学生可以适当使用网络词汇来为自己的随笔“增色”,但是在一些比较正式的考试作文中,学生还是“少用为妙”,过多的使用可能会让阅卷老师留下文章不规范和正规的印象,从而最终影响文章
白扬建议,在平时的随笔中,学生可以适当使用网络词汇来为自己的随笔“增色”,但是在一些比较正式的考试作文中,学生还是“少用为妙”,过多的使用可能会让阅卷老师留下文章不规范和正规的印象,从而最终影响文章的分数。
为了时髦而使用网络用语不可取
格致初级中学语文教师梁颖说,初中生的作文中也有用到网络用语的现象,但是由于他们年纪较小,所以还没有能力将各种“体”写进文章中,毕竟这是需要一定语文功底的。
梁颖认为,在正式考试中,一篇作文如果过多地出现网络用语,会给最后的评分带来一定的影响,这点是学生们需要牢记的;而如果在他们的一些随笔、日记或者周记中用到部分网语,那是无伤大雅的。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网络词汇就一定不可以出现在正式作文中,现在的一些网络热词是很有生命力的,如“给力”等,被主流媒体相继用在新闻报道中,可以说这些词汇可能已成为词典中的词条,被广泛接受了。因此如果个别网络词汇贴近文意,又是为大家所知道和接受的,在作文中适当使用可能还会产生“妙笔生花”的效果,为文章增色。
梁颖的建议是:不要为了时髦而时髦,即不要因为“赶时髦”而将那些其实与文章整体立意并无多大关系的网络用语用进文中,这样的堆砌会给阅卷老师一种“生硬”的感觉,也影响了作文分数的高低。她还提醒学生,平时的作文一般都是为考试而准备或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所以学生也要认真对待,不要把平时的写作不当回事或写得太随意。
[阅卷专家说法]
高考作文“禁用说”和“格杀勿论说”都不准确
在2011年高考前,曾有媒体传出了这样的消息:“给力”、“神马”、“有木有”等这些网络语言一旦进入高考作文,将会以错别字扣分。
对此,上海高考语文阅卷组负责人周宏曾出面“辟谣”称:无论是从语言发展规律,还是从时代发展的角度谈,高考作文中出现网络词语都不应该“格杀勿论”。尤其是一些已经广为流传并经过主流媒体使用的词汇,如“给力”等,不应判为错别字。
周宏进一步指出,对于网络用语是否适宜出现在作文中,我们一贯的态度是要慎重对待。作为考生应谨慎选择是否使用网络用语;同时,由于语言是持续发展的,语文老师也会尊重这个发展规律,慎重对待作文中出现网络用语的现象。
由此可见,学生们在作文中可以适当运用一些大家都较熟悉的网络语言,以此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可读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滥用,如果整篇文章都充斥着网络术语,可能会让阅卷老师留下文章不规范的印象。同时,使用这些网络词汇或句式时,考生仍会冒一点风险,如果遇到阅卷老师对此不理解,导致的结果很可能被认为是错别字。而一些比较生僻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在网络聊天中好玩的用词,在老师可能理解偏差的情况下,也可能会被当作错别字或错词,因此考生们在考试时需要慎用网络语言。而对于教师来说,在平时规范的语文教学中,还是应该坚持提倡学生们用规范的文体写作。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