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语文复习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 > 文章正文

高考诗歌鉴赏题万能答题模式例说:分析句意型

时间:2011-01-19 11:59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分析句意型  1、提问方式:这句诗好在哪里?  2、提问变体: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3、解答分析:一句诗可能是写

  分析句意型

  1、提问方式:这句诗好在哪里?

  2、提问变体: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3、解答分析: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理解一句诗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

  4、答题模式: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②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③简要说明艺术效果。

  5、答题示例

  2007年福建卷第9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练习:(08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①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排遣。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②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答案: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阅:见证。表出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

  意思接近即可。

  (08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答案:(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