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语文复习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 > 文章正文

2008年高考名师押题文言文部分2

时间:2009-11-02 11:22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押题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管仲论(节选)  (北宋)苏洵  管仲相威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

  【押题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管仲论(节选)

  (北宋)苏洵

  管仲相威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者,顾其用之者,威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威公何人也?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威公处几年矣,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威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霸诸侯,攘夷狄攘:打击B.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顾:探望

  C.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且:将要D.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絷:束缚

  2、下列各组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例: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

  A.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B.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

  C.仲可谓不知本者矣!D.吾属今为之虏矣!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管仲不知本的一项是()

  ①管仲相威公,霸诸侯②其言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③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

  ④仲能悉数而去之耶⑤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⑥彼固乱人者,顾其用之者,威公也。

  A.①④⑤B.②③⑥C.②④⑤D.①③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齐国的安定强盛,不是由于管仲,而是由于鲍叔。齐国的祸乱,不是由于竖刁、易牙、开方,而是管仲。

  B.桓公是个音乐不停歇于耳,美色离不开眼的人。如无此三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他开始不重用他们,只是由于管仲在。

  C.如果齐桓公问询时,推荐天下贤人来代替自己,那么管仲虽死,齐国却不能说没有管仲了。

  D.桓公死后宫廷发生内乱,五位公子争抢君位,此祸蔓延,直到齐简公,齐国无一年安宁。

  5、翻译下列句子。

  (1)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2)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威公处几年矣,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

  【押题理由】近几年高考,在材料选择上,述行文章开拓领域。《管仲论》(节选)这段文字及设计的试题,既体现了考纲,又反映了命题人在选材上的意图。目标明确,考查到位。

  【参考答案】

  1.B(顾:回头看)

  2.C(例句和C为判断句,A、D为被动句,B为反问句。)

  3.C(①是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③是假设管仲这样做;⑥说的是竖刁、易牙、开方,而非管仲。)

  4.D(由威公薨于乱可知,齐桓公死于宫廷内乱,不是齐桓公死后宫廷发生内乱。)

  5.(1)功业的成就,不是成功于完成之日,必有一定的因素引起;祸乱的产生,不是发生于作乱之时,也必有根源预兆。(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