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语文复习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 > 文章正文

2008年高考名师押题文言文部分1

时间:2009-11-02 11:22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名师押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魏崔亮攻硖石未下,与李崇屡约水陆并进,崇违期不至。胡太后以诸将不壹,乃以吏部尚书李

  【名师押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魏崔亮攻硖石未下,与李崇屡约水陆并进,崇违期不至。胡太后以诸将不壹,乃以吏部尚书李平为使持节、镇军大将军兼尚书右仆射,将步骑二千赴寿阳,别为行台,节度诸军,如有乖异,以军法从事。萧宝寅遣轻车将军刘智文等渡淮,攻破三垒;二月,乙巳,又败将军垣孟孙等于淮北。李平至硖石,督李崇、崔亮等刻日水陆进攻,无敢乖互,战屡有功。

  上使左卫将军昌义之将兵救浮山,未至,康绚已击魏兵,却之。上使义之与直阁王神念溯淮救硖石。崔亮遣将军博陵崔延伯守下蔡,延伯与别将伊瓮生夹淮为营。延伯取车轮去辋,削锐共辐,两两接对,揉竹为纟亘①,贯连相属,并十馀道,横水为桥,两头施大鹿卢,出没随便,不可烧斫。既断赵祖悦走路,又令战舰不通,义之、神念屯梁城不得进。李平部分水陆攻硖石,克其外城;乙丑,祖悦出降,斩之,尽俘其众。胡太后赐崔亮书,使乘胜深入。平部分诸将,水陆并进,攻浮山堰;亮违平节度,以疾请还,随表辄发。平奏处亮死刑,太后令曰:亮去留自擅,违我经略,虽有小捷,岂免大咎!但吾摄御万机,庶几恶杀,可特听以功补过。魏师遂还。(节选自《资治通鉴?梁纪》有删节)

  注①纟亘:大索,此处指竹做成的索。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敢乖互,战屡有功乖:违背B.揉竹为纟亘揉:柔软

  C.横水为桥,两头施大鹿卢施:设置D.李平部分水陆攻硖石部:部署

  2、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无敢乖互,(李崇)战屡有功。B.(刘智文)又败将军垣孟孙等于淮北。

  C.可特听(崔亮)以功补过。D.与李崇屡约水陆并进(硖石)。

  3、文中胡太后以诸将不壹的以字,与下列句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B.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C.不然,籍何以至此D.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武帝派左卫将军昌义之领兵去解救浮山,军队没有赶到时,康绚已经开始攻打北魏军队,击退了他们。梁武帝派昌义之和直王神念溯淮河而上以援救硖石。

  B.崔亮派遣将军博陵人崔延伯驻守下蔡,崔延伯和另外一个将领伊瓮生沿着淮河崐两岸扎营,最终使赵祖悦出城投降,俘获了他的部下。

  C.崔亮违抗李平的指挥,借口患病请求撤还,并且刚刚上书就撤军了。李平上书建议判处崔亮死刑,太后不希望要轻易杀戮,让他将功赎罪。

  D.胡太后委任吏部尚书李平为使持节、镇军大将军兼尚书右仆射,率领步兵、另立行台,指挥调遣各部队,如果有违抗不听命令的人,便用军法来制裁。

  5、翻译下列句子。

  (1)既断赵祖悦走路,又令战舰不通,义之、神念屯梁城不得进。

  (2)亮去留自擅,违我经略,虽有小捷,岂免大咎!

  【押题理由】2008年高考考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因此叙事类和人物传记类文章就成了命题人常用的材料。《资治通鉴》在2008年高考中出现的概率极大。

  【参考答案】

  1.B(揉:使弯曲)

  2.A(应为李崇、崔亮等)

  3.D(例句和D中的以均为介词因为;A中,连词来;B中连词,相当于而,不译;C中,介词凭。)

  4.B(另外一个将领错,别将是副将;使使赵祖悦出城投降的主要是李平水路夹击。)

  5.(1)既切断了赵祖悦的逃路,又使战船不能通行,昌义之、王神念驻扎在梁城不能够前进。

  (2)崔亮进退自作主张,违背了我的战略计划,虽然获得了一些小的胜利,怎么能免除大的罪过!

  【抢分秘诀】临考冲刺文言文的复习应立足课文,分类整理,始于积累,终于迁移。(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