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语文复习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 > 文章正文

广东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语文期末及最新模拟试卷汇编--实用类文本(2)

时间:2009-11-02 11:30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节选自2007年2月26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2.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A.文章第二段中政府的腿是指由政府督促、被动工作的社区组织。 B.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文化,是指公民身上所

  (节选自2007年2月26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2.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A.文章第二段中政府的腿是指由政府督促、被动工作的社区组织。

  B.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文化,是指公民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自上而下的公共参与以及维权意识和自我管理技能的增强。

  C.文章第四段写网友回忆一节,目的是将大杂院生活与新型社区生活进行比较,论述了新型社区公民维权意识的变化。

  D.在新型社区公民的维权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扬,但公民的参与机制还远远没有完善,机制的制度化完成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E.居住在新型社区的人们普遍都缺少耐心,也不再顾虑人情与面子。

  13.下面各句不能作为论据来论证新型社区的出现促使人们的行为与观念发生了变化的一项是:(3分)

  A.人们不再听凭物业公司随意调高物业费用,也不再任由建筑噪音破坏自己的生活质量。

  B.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不分等级亲疏。

  C.舒可心策划了全国第一个业主以和平方式大闹房展会事件。

  D.有超过六成的人以没有时间为借口不愿意参与社区工作。

  14.结尾一节,作者对一些人不愿参与社区工作的原因是没有时间的说法持什么态度?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其深层的原因是什么?(4分)

  15.文章开头说新型社区的出现,促使人们的行为和观念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从全文来看,这种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12.BE(B项应是自下而上的公共参与者,E项是对第五段文意的误解。)

  13.D

  14.(1)作者对这些人是持否定的态度。(2分)(2)其深层的原因是: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自上而下的古典治道,压抑了人们的民主参与意识(不能广泛地激发民间的活力),始终没有形成一种制度化公民参与的机制。(2分)

  15.(1)公民更愿意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过程(参与意识增强);(2)维权意识得到发扬;(3)民主意识增强(政治权利意识觉醒);(4)自我管理技能增强;(5)学会通过制度与协商解决问题与矛盾。(每点1分,得对4点即可得4分。)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