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语文复习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 > 文章正文

广东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语文期末及最新模拟试卷汇编--实用类文本

时间:2009-11-02 11:30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广东省台山一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三、论述类文章阅读(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居住改变中

  广东省台山一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三、论述类文章阅读(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居住改变中国:公民文化正在社区中兴起

  董伟

  ①当下,大量新型社区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国人原有的居住方式,同时也促使人们的行为和观念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②在老社区里,居民很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过程,居委会是政府的腿这一观念被广泛接受,人们参与社区活动主要是由政府来推动。而在以财富起跑线划分的新型商品房社区里,居民更愿意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过程,在社区体制创新的过程中,出现了强调规则和制度化的公民参与趋势。

  ③一提起公民,大家反应出来的就是爱国,就是向国旗敬礼。其实不完全是这样。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缪青说,在不少新型商品楼社区中,人们表现出来的自下而上的公共参与以及维权意识和自我管理技能的增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文化,它是超越血缘和熟人关系的。

  ④不少事实支持这种判断。一名网友回忆当年在大杂院的生活时说,我生活的那个大杂院,有个邻居一到夏天就买了许多蝈蝈挂在院内,吵得我根本睡不好觉。可大家只能彼此容忍,实在不行了可以找居委会大妈反映,但要是谁真的自己跳出来和别人发生冲突,肯定会被邻居视为不通人情。如果自己生活在新型的商品房小区,肯定会直接去敲这位邻居的门,把意见直言不讳地提出来。

  ⑤在新型社区,人们的耐心正在减少,碍于人情、抹不开面子的情况也越来越鲜见,维权和参与管理正日益成为流行的话题。人们不再听凭物业公司随意调高物业费用,也不再任由建筑噪音破坏自己的生活质量。不管是私下谈判还是对簿公堂,新型小区居民都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利和利益,这种建立在自购住房基础上的维权意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扬。随着城市化和科技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增长,旧有的熟人邻里正在被新的公众邻里所取代,从而为公民创造更多参与社会和政治生活的机会。缪青意识到,在新型社区的人际交往中,人与人的关系是不分等级亲疏的。

  ⑥环境的改变迫使人们学习和适应另一种游戏规则,即如何通过制度和协商,解决平等利益主体间的问题。缪青认为,我们社会必须要通过这个过程,才可能形成社区参与式民主的框架,人们也才可能由此养成开会决定事情的习惯。那些最先养成这种习惯的人往往成为时势造就的英雄,比如身居北京的舒可心。他精心策划了全国第一个业主以和平方式大闹房展会事件,迫使发展商通过谈判、协商的方式解决了问题。正因为此,他被某媒体评为中国社区十大维权先行者之一。其实,民主不是什么阶级的意识形态或者政治标签,而是一种日常生活的理念、模式,是一种最常用的处理共有财产、公共事务的方法和工具。

  ⑦先行者的足迹意味着一种超越中国古典治道的新选择。中国古典治理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治理。其理想社会是国家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这一治道的重心在于,试图找到或者试图塑造那些能够替老百姓着想的英明君主和清官贤相。而政府的廉洁和效能有赖于道德的修养和内圣外王的规范。但令人遗憾的是,在长达2000年的追寻长治久安的过程中,中国古典治道始终无法贡献出一种方案、一种体制,能够广泛地激发民间的活力,特别是自下而上地保护公民权利和遏制公共权力的滥用的方式。其最重大缺失在于,人们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没有一个制度化公民参与的机制。

  ⑧如今,这个机制正在兴起。然而还仅仅是开始。在缪青的一项调查中,在回答您认为一些居民不愿参与社区工作的原因是什么时,67.2%的人竟然说没有时间。这一方面说明在城市和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公民参与的空间还很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未来社区治理中如何推进公民参与,特别是发展自下而上的制度化参与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需求,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