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阅读的设题特点与答题技巧指津4
第三,对照原文,辨别真伪。 这类题型内容所涉及的面比较广,往往散见于许多段落,有两种常见命题形式:一是对重点语句、文意的把握,
第三,对照原文,辨别真伪。
这类题型内容所涉及的面比较广,往往散见于许多段落,有两种常见命题形式:一是对重点语句、文意的把握,二是根据文章作出推断。前者如2004年为对因免疫系统的失控而导致疾病的发生这句话的理解,2005年是对神经元工作原理的简单概括,2006年是导致人类学缓慢成长的原因的理解;后者如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004年)、根据全文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005年)、根据全文内容,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2006年)。对这些命题要加以把握的话,需要对全文文意有较好的理解。此外,必须按图索骥,找寻根柢,即返回到相关语句,在原文处进行仔细对照、斟酌。因为选项中的语句不会完全等同于原句,而是已作了转述或局部整合。这时要对其中的差别进行比照,加以甄别:转述是否成立,整合有否改变原意。
这时,除透彻理解相关语句之外,还需要有一份耐心,谨防偷梁换柱、以偏概全或无中生有、倒置因果这正是制题时的常用伎俩。偷梁换柱如,在信息传递与整合的过程中,有一些神经元被淘汰,另有一些神经元得到强化(2005年,选项),这里的神经元应为突触;尽管具有人类学意义的工作相当古老(2006年,原文)中,人类学意义被偷换成课程意义。无中生有或以偏概全如原句为其中有些还严重地威胁着病人的生命(2004年),而选项则变为在临床上仍属不治之症。自身免疫反应如果达到一定强度以致能破坏正常组织结构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2004年,原文)与免疫系统的失控导致自身抗体出现的频率增高,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选项)则倒置了因果。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