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英语复习 > 高考英语复习方法 > 文章正文

选词填空:高考英语新题型应对方略(2)

时间:2009-11-02 12:03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2) 语法方面考察词性之间关系和句子结构分析能力。 3) 逻辑方面考察上下文联系 如何应对选词填空题? 现在,我们结合前面给出的题型实例来看看如何解选词填空题。 第一步:词性分类。 这也是解题中最重要的一步,也

  2) 语法方面考察词性之间关系和句子结构分析能力。

  3) 逻辑方面考察上下文联系

  如何应对选词填空题?

  现在,我们结合前面给出的题型实例来看看如何解选词填空题。

  第一步:词性分类。

  这也是解题中最重要的一步,也就是说在单词旁边按这个单词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标出词性。这样做考生在面对一个空的时候,只要根据上下文的语法结构或者逻辑关系就可以不再是从12个词中去选1个正确答案了,有时候可以是4选1甚至3选1,缩小了选择的范围从而迅速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那么考生应该如何分类呢?我们给出一个样例:

  n。

  A. environment

  adv。

  B. necessarily

  v./adj。

  C. allowed

  v./adj。

  D. cheated

  adj。

  E. international

  v./adj。

  F. admitted

  adv。

  G. hardly

  adj。

  H. necessary

  n。

  I. joy

  n。

  J. excitement

  n。

  K. difficulty

  n。

  L. communication

  在进行这一步时要注意两个问题:

  1. 在英文中有的单词不只有一个词性,比如大家常见的visit、access、approach、challenge、change等就即有名词词性又有动词词性. 这时两个都要标出来。

  2. 以-ing或-ed 结尾的词既可能是动词,也可能是由现在分词或过去分词转变而成的形容词。例如:sleeping在She is sleeping。中就是动词。而在sleeping beauty中就是形容词。建议同学们在供选择的词旁将两种词性都标注上,答题时以动词为首选进行判断。

  第二步:抓住中心,略读文章。

  首先要抓住文章首句,迅速找到文章的主题词或主题。和完型填空一样,一般文章第一句不设空格,以便让考生知道本文的相关主题词或主题。在此,建议大家使用略读的方法,以快速掌握文章大意。

  第三步:确定空格词性,填词入空。

  首先,根据语法知识确认可以被填入此空的词性,然后按第一步中标注出的词性进行筛选,最后将备选词逐个代入空中细读句意,考虑上下问逻辑关系做出选择。

  以示例中第一个空为例,空前面的词是has,这时出现两种情况:

  1、has是及物动词后面可以加宾语,需要填入一个名词。

  2、 has是现在完成时的助动词,后面需要使用过去分词。也就是说名词性的environment, joy, excitement, difficulty 和过去分词形式的 allowed, admitted, cheated 都有可能。但是空后面的是一个介词in而allowed, admitted都是及物动词后面加宾语时不需要介词,所以空中只能从environment, joy, excitement, difficulty四个名词和cheated中选取。根据上下问意思,此空应为困难,而且符合句型have difficulty in doing,故选difficulty。然后请在difficulty的K处用笔作个记号,表示已用过了(以后都是这样,把用过的词作个很小的记号)。

  下面给大家一些确认空格词词性的小规律:

  1. 确定空格为名词

  (1)如果空格前面为冠词a /an/the、形容词adj。或者及物动词vt.,空格处应填入名词; 示例第三空communication(交流)

  (2)如果空格前面是介词,空格充当该介词的宾语,需填入一个名词。 示例第二空 joy

  (3)如果空格后面是谓语动词的,且空格前没有句子主语,空格处应填入该动词的主语(名词);示例第九空 environment

  2. 确定空格为动词

  (1)如果空格前面已经有名词或代词做主语,后面又有名词或代词作为动词的宾语,且中间无谓语动词,空格处应为及物动词;(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