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湖南高考物理冲刺指导:分类试题提升能力
高考就快到了,南雅实验中学的两名毕业班学生正在一起交流学习。小刘军/摄 高三学生如何在最后几个月里迎接物理考试,以求在激烈的
高考就快到了,南雅实验中学的两名毕业班学生正在一起交流学习。小刘军/摄
高三学生如何在最后几个月里迎接物理考试,以求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一、用“高考原题”吃透《考纲》
2005年、2006年、2007年《360高考纲》(物理部分)没有变化,2007年理科综合下物理学科的要求仍旧注重考查学生的“五个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所占比例、题型分布不变,应考查的物理知识点基本不变。因此在接下来的物理专题复习中,可先根据《考纲》要求,利用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做到:
2.认真研究《考纲》中的能力要求,用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和《考纲》中范例,将五种能力的试题进行分类,找出提升能力的方法,并与学生已有的能力进行整合,最终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
二、用“分类试题”提升能力
1.在“来龙去脉”中理解
2.在“言必有据”中推理
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利用试题中给出的信息(包括事实、现象、图线、关系、条件、数据等),不断地扩展信息,最后达到试题中所提出目标的过程。扩展信息,要靠推理。
推理要有依据。依据不可靠,会导致结论错误,这个依据就是已知的知识和试题中给出的信息。审题的过程就是捕捉信息的过程。由于同学们或多或少有了一些所谓的解题经验,这些“经验”往往会产生思维定式的负影响,造成对审题的干扰。我们在复习中应集中一些所谓的“高考易错题”,帮助和引导学生审题,让学生知道:题目中的每一个字都不是多余的。
推理要有步骤,要合乎逻辑。多数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一系列的推理,就更要注意步骤了,不能因为步骤多就乱了思路、逻辑混乱。我们在复习中应集中一些“高考多过程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让学生做到言必有据、步骤清楚、思路简明。
3.在“拆分过程”中综合
分析综合能力是指: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较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同学们可能有这样的经验,一个复杂问题,如果分解成若干简单问题并一步一步地设问,解答起来就不感到困难,因为你对这些简单问题比较熟悉;如果直接作最后的设问,而没有给你搭好桥,你就会感到困难甚至束手无策。解决这种问题的较好的方法是落实小题训练。
4.在“数理一家”中互补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我们在复习中可用近三年的高考题,练习一些物理中常用的方法,如:受力分析和运动学中的合成与分解,天体运动中的类比法,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几何运用,类平抛运动中的参数方程,多次发生的同一物理事件的数学归纳法等。(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