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生物复习 > 生物奇趣 > 文章正文

我国“十一五”植物分子育种取得新进展

时间:2009-11-02 11:22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1月4日,记者从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植物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由全国300多个科研单位、745名高级研究员参加的植物分子育种研

  1月4日,记者从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植物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由全国300多个科研单位、745名高级研究员参加的植物分子育种研究计划,在十一五期间仅仅实施1年多就已经获得成果奖励8项,一些成果已居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创制优异新种质210份,培育了有较大竞争力的新品种196个;转让了20项成果,直接转让金额1923万元,成果产值达1.45亿元;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发表了论文634篇;建立产业化示范基地18个,18家大中型企业与课题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快速推进了新品种的产业化。

  我国食物安全面临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资源短缺的刚性制约以及市场竞争激烈的多重压力,单纯依靠常规技术和扩大生产规模难以满足未来不断增长的供给需求。近年来,应用品种分子设计提升植物育种理论与技术成为各国科学家的共识,植物育种已进入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有机结合的第三次突破阶段;以分子标记、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分子育种技术已成为植物育种发展的重要方向,分子育种正在由目前只能改变单个或少数遗传性状向系统改良转变。在国家863等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在植物分子标记、转基因、细胞工程育种领域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

  目前,我国的植物分子育种研究计划,在主要植物分子标记育种技术体系建设上取得重要进展,已经成功地将其用于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显着提高了植物定向选育水平。我国科研人员精细定位、克隆了一批新基因,开发了一批功能标记,奠定了开展分子标记育种的技术基础;获得了调控植物重要性状的遗传网络信息,初步构建了主要作物分子设计数据库及分子模拟系统,并应用于品种分子设计育种。我国已经成功地创制出一批优异育种新材料,如农艺性状优良、抗白叶枯病的水稻恢复系蜀恢527以及高抗稻瘟病恢复系RW889等新材料,奠定了我国选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植物新品种的物质基础。一批高产、优质、多抗、高效新品种脱颖而出如超级稻新品种C两优87,在湖南省桂东县寨前乡现场测产亩产达903.15公斤,创造了湖南省单季稻亩产的新纪录;济麦22在山东省和黄淮北片区试中均名列第一,增产5.0%以上,适应性广;玉米新品种农大236适应性广,抗倒性较强,出籽率89%;油菜品种56602含油量47.17%,是国家长江中游区试中含油量最高的品种;黄瓜新品种北京206生长势较强,可持续结瓜,适于春秋大棚及春、秋、冬温室种植;苹果新品种七月适应性广,品质优良,综合经济性状优于辽伏、贝拉等早熟苹果品种。

  该项目实施产、学、研密切结合,对重大产品的开发已经取得显着成效,企业的育种技术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目前,通过合作、自办企业及技术转让等形式,我国有18家大中型种子企业与课题承担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联系,共同建设了新品种的中试与产业化基地,推进了重大产品的产业化开发,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种子企业的育种技术创新能力。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