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拓展]专家解读生物DNA十大疑问(2)
疑问九:在实验室里,能否通过复制DNA克隆已经灭绝的物种? 从理论上讲是可以的,只要我们从灭绝动物的残骸上获取DNA,就可以通过克隆技术使这些动物复活。 目前,低等的单细胞物质,如病毒、细菌这类简单的物种已
疑问九:在实验室里,能否通过复制DNA克隆已经灭绝的物种?
从理论上讲是可以的,只要我们从灭绝动物的残骸上获取DNA,就可以通过克隆技术使这些动物复活。
目前,低等的单细胞物质,如病毒、细菌这类简单的物种已经在实验室复制成功。但是对于高等动物,如脊椎动物、哺乳动物的复制将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这类动物的复杂程度,特别是细胞的复杂程度远远地超出人们的一般预料,仅仅能够复制全部的遗传物质,并不代表能把细胞给复制了。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现在灭绝动物的DNA基因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我们难以得到完整的DNA分子,而以目前实验室水平,还没有能力将这些基因碎片组合以重构完整的分子。
疑问十:可能从恐龙化石的身上提取DNA吗?
现在看来是不太可能了。因为用现在的技术已无法获取早于100万年以前的DNA,更不要说已在6500万年以前灭绝了的恐龙了。除非像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描述的那样,假设蚊子在刚吸取完恐龙的血之后,紧接着就被树胶粘住,于是变成一个密封的容器,在这种特定的情况下,血细胞分子在蚊子的体内被完整地保存下来了,科学家就可以从中获取原始的恐龙DNA。当然只是假想,事实上不太现实。
-背景知识
DNA研究历史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他的《物种起源》一书,并把为什么生物的性状可以遗传的疑问留给了后人。1929年列文提出DNA的化学成分和基本结构,1950年夏天,生物学界正在进行一种叫双结构螺旋研究竞赛。结晶学研究的权威富兰克林提出DNA分子有多股链,呈螺旋状,并拍摄到了核酸的X射线衍射照片。
1953年,弗朗西斯·克里克与詹姆斯·沃森一起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生物遗传分子DNA的结构为双螺旋,这一发现揭开了生物遗传的秘密。两人因此获得了1962年的诺贝尔生物和医学奖。DNA模型引发了一门新的学科———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它为破译生物的遗传密码提供了依据,从而促使了遗传工程学的出现。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被誉为20世纪以来生物科学中最伟大的成果。
来源:360高考-高考(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