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生物]超声波互相交流的奇特青蛙(2)
在第二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对青蛙的听力进行了测试。他们主要测试一只雄性青蛙在播放录音时的大脑活动,当播放超声波录音时,它显示出强烈的反应,但当它的耳朵被用黏土塞住时,它对录音就没有什么反应了,显然是听
在第二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对青蛙的听力进行了测试。他们主要测试一只雄性青蛙在播放录音时的大脑活动,当播放超声波录音时,它显示出强烈的反应,但当它的耳朵被用黏土塞住时,它对录音就没有什么反应了,显然是听不到声音。冯教授说:“这证实,这种青蛙是用耳朵听的,而不是声音直接穿越头骨刺激神经。”冯教授补充说:“显然,有一些凹耳急流蛙具有用超声波进行交流的能力,其实它们都拥有这种能力,只是由于一些原因,有些青蛙做出了反应,有些则没有做出反应,但我们相信所有的雄性凹耳急流蛙都有用超声波进行交流的能力。”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说,这种青蛙的超声波听力可以用特殊进化来解释。当一只凹耳急流蛙要想引起另一只凹耳急流蛙的注意时,就必须让自己的叫声盖过其他的竞争者和背景噪声,所以迫使它发出更高频率的声音,这不仅保证自己的声音能被对方听到,而且还比发出更大的声音节省能量。
对于大部分的两栖类动物、爬行类动物和鸟类来说,它们能够听到的频率上限是12千赫,而凹耳急流蛙能够发出128千赫频率的声音,这也大大超过了人类的听力上限20千赫。几乎没有别的动物能够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那它们之间为什么能够互相听到呢?
研究
凹耳急流蛙超声波听力的秘密在于它们奇特的耳朵结构。
大部分的蛙类耳膜非常厚,而且是靠近皮肤表面,而凹耳急流蛙则有着极超薄的耳膜,超声波能够很容易地引起这种耳膜发生振动。它们的耳膜之所以凹进去,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耳膜不受小枝条或者其他物体的撕裂。同时也让连接耳膜和耳朵处理声音的部分更短更轻,从而更容易将超声波振动传到内耳中。这种结构有点像立体声音响的高音扩音器,有利于更好地收听超高频声音。
至于凹耳急流蛙是否像蝙蝠和海豚一样使用超声波回声定位法确定行动路线,科学家还不得而知。不过,这种青蛙能够在黑暗中找到细小的树枝栖息在上面,而且还能够准确地找到研究人员10分钟前安装扬声器的地方。冯教授说:“这种能力是非凡的,因为那个地方漆黑一团,不论它们是通过回声定位法、嗅觉还是大脑里有一张地图,它们的能力都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大自然有着神奇的进化机制,让各种动物有自己独有的方法在极为不利的环境中进行交流,其中有一种方法就是变换声音的频率,使之区别于背景噪声,蝙蝠、鲸鱼和海豚等哺乳动物能够做到这一点,它们用超声波进行交流,从来就没有人认为青蛙有这种能力,但在黄山的发现证明了它们也具备这种特殊能力,这还是首次发现非哺乳动物具备这种能力。”
科学家声称,通过对这种青蛙耳朵特殊结构的研究,科学家总有一天会发明一种新的技术帮助人们在有许多背景噪声的环境中听到想听的声音。美国科学家詹姆斯·帕蒂博士说:“研究人员通过对大自然中动物的交流来了解更多的听力知识。我们对凹耳急流蛙非凡的听觉结构了解得越多,我们就越能够理解人类的听力,而且能够使我们发明一种新的方法治疗听力损失问题。”
来源:360高考-高考(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