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朗简介
法国化学家罗朗(AugueteLaurent,1807-1853),1807年11月14日生于兰格附近的圣马利斯。1826年入巴黎矿冶学院,毕业后成为工程师。18
法国化学家罗朗(AugueteLaurent,1807-1853),1807年11月14日生于兰格附近的圣马利斯。1826年入巴黎矿冶学院,毕业后成为工程师。1830年去巴黎理工学院当杜马的学生和实验室助理。1832-1834年去皇家瓷器厂工作。1837年获理学博士学位。
1838年任波多大学化学教授。1845年被选为科学院通讯院士。1848年在巴黎造币厂从事化验工作,同时还在法兰西学院、师范学院、矿冶学院等处的实验室工作。1853年4月15日在巴黎逝世。
罗朗一生有很多化学发现。1832年发现了蒽;1836年把蒽氧化制得蒽醌,把萘氧化制取邻苯二酸,加热邻苯二酸得到酸酐;1839年从苯酚合成苦味酸;还发现过己二酸、庚二酸和靛红等。
在理论方面,他制定出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法;1837年提出有机化学的核团学说;与日拉尔合作,按照阿伏加德罗分子假说,初步分辨了原子量、当量和分子量;初步建立了有机化合物的正确的分子概念,写出了比较正确的分子式,将有机化学理论建立在比较可靠的基础上。
罗朗的主要著作有:《化学的方法》等。
罗朗善于将具体总是上升为一般理论。他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坚持不懈地积累资料,进行实验,并尖锐地同当时一些著名化学家展开论战,结果受到排挤,得不到较好的工作和实验室,致使英年早逝。他曾经愤怒地说:我是一个骗子,我是一个强盗的老搭档,等等,等等,这一切咒骂只不过是因为把一个氯原子放在一个氢原子的位置上,因为单单地改正了一个化学式。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