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南部天文台发现:恒星金属源于行星碎片
据欧洲南部天文台(EOS)7月6日消息,一支国际天文学家研究小组通过研究拥有行星的恒星发现,矮星表面含富铁元素,而巨星上则不是这
据欧洲南部天文台(EOS)7月6日消息,一支国际天文学家研究小组通过研究拥有行星的恒星发现,矮星表面含富铁元素,而巨星上则不是这样。科学家们认为,前者是由于行星碎片掉落造成的,而这种污染在巨星上被稀释并融入了巨星内部。
自从第一颗外星行星被发现以来,科学家们已知这些行星偏好富含铁元素的恒星,拥有行星的恒星比没有行星的恒星金属含量高两倍左右。
那么到底是恒星金属促进了行星演化呢,还是行星的存在导致了恒星金属含量较高呢?这是一个典型的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如果是前一种情况,那么恒星内部也应当富含金属,而如果是后一种情况,那么仅有恒星表面富含金属。
通过观察恒星测量光谱天文学家们只能了解恒星外层,而无法确定其整体构成成分。一支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决定另辟蹊径,通过另外一种类型的恒星来研究这个问题他们选择了红巨星。红巨星是已经消耗尽氢元素的恒星,例如太阳在数十亿年后就会成为一颗红巨星。随着红巨星的体积不断膨胀,温度也不断降低。
天文学家研究了14颗拥有行星的红巨星,发现它们与其它拥有行星的恒星大不相同它们的金属含量并不高。
天文学家们认为,最合理的解释是红巨星与类日恒星的结构不同。混合所有气体的对流区(convectivezone)仅占类日恒星质量的2%,而在红巨星上则增长了35倍,也就是说,在红巨星上来自行星的碎片会被稀释35倍。
当恒星被原始行星盘包围的时候,富含较重金属的物质会掉落到恒星上,污染其表面。这种污染在类日恒星上很明显,但在巨星上则被大大稀释在广阔的气层中。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