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大纲》选登及解读——高中地理(2)
第三部分 世界地理 1.世界地理概况。2.世界地理分区。3.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第四部分 中国地理 1.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2.中国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3.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4.冬、夏季
第三部分 世界地理
1.世界地理概况。2.世界地理分区。3.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第四部分 中国地理
1.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2.中国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3.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4.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5.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6.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7.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主要城市。8.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城市。9.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10.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11.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经济发展的特点;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12.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山区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综合开发途径;农业低产区存在的原因及综合治理;商品农业发展的条件、问题及发展趋势;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
来源:360高考-高考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