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学生关注天下事 名校自主招生考题揭秘
元旦三天假期,高校自主招生成一“景”:北大、清华、上海交大、复旦、同济、上外等诸多名校举行2009年自主招生测试,许多考生和家长一个
元旦三天假期,高校自主招生成一“景”:北大、清华、上海交大、复旦、同济、上外等诸多名校举行2009年自主招生测试,许多考生和家长一个接一个考场“连轴转”;而各校别具一格的考题亮相后,也引起人们热议。
考生普遍遭遇“金融危机”
自主招生,可谓重点大学“抢跑道”之举。全国统一高考前,重点高校通过自主招生,“圈定”一部分优秀考生,让他们获得预录取资格,或在高考中享受几十分加分录取的优惠。优秀生如何选拔?高校在自主招生考题上动足了脑筋。
踏住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是各校测试的一个重点。一些参加清华面试的学生戏称自己遭遇了“金融危机”的考验——他们被问及“你如何看待我国四万亿救市计划”、“你怎么看待经济危机”等问题。上海交大的测试题从汶川地震考到金融危机,有一篇英语作文题是《Changed By Wenchuan Earthquake》(因汶川地震而改变)。上外的英语阅读理解题,考到了奥巴马的新能源政策。
有的题目,看似“大众化”,但考官很容易区分出考生的思维能力、知识面、眼界。比如,清华面试题有:如果你采访温总理,你将如何提问?如何看待情怀的含义?怎样做一名精英?你认为当大法官应具备怎样的素质?中国是否需要建造第一高楼?谈谈对陈水扁家族弊案的看法等。
点评:名校选才各有侧重,而希望学生“心系国家,胸怀天下”却是共有的标准。这一点,不仅在近年的重点高校自主招生测试中集中体现,而且在上海高考中也有所反映。中学如何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题海战术不管用,需要创设好的载体,鼓励学生关注天下大事,培养思辨与质疑能力。
给相机广告商写封英文信
不少自主招生考题从生活中取材,看似熟悉,但要运用学科知识去解题,并不容易。上海交大英语测试中有一道买相机的作文题,考题给了一则相机广告,让考生向广告商写一封信,详细询问此相机的售后服务,包括是否送相机包、是否送货、是否收费等问题。物理有一题算的是心脏脉搏的起跳功率,还有一题让考生用热力学来解释中医热敷原理。
上海交大有关人士表示,自主选拔测试近两年已经降低了难度,但是学校仍然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即便是基础题也力求出得灵活。复旦水平测试中有一道关于燃油税费改革的题目,列出了不同排量汽车的税费变化表格,然后给出是非论断供选择。考生说:“如果能够活学活用,很容易进行判断;如果死抠书本,就会傻眼。”参加复旦水平测试的考生反映,英语科目中的词汇题较难,只背过高考词汇手册的话,题目中出现的许多单词可能不认识;复旦测试对英语词汇量要求介于大学英语四、六级之间。
点评:熟能生巧,固然是训练学生解题能力的一种方法;但更重要的是,应培养学生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见过的题会做,没见过的题不会做”,这是不少高中生的常见病。高校自主招生,正是力图改变基础教育的应试顽症。如今,沪上中小学已普遍开设“研究型”课程,当先进的教育理念真正融入这门课中,更多的优秀学生会冒出来。
用古诗驳斥“腐败无害论”
北大的语文考卷上,印了一句卷首语:“希望同学们抛弃程式化的思维,我们要考察你真实的语文能力。”
不少考题让人感觉“怪”。例如,让考生想出两个“曲解”成语的例子,题目给出的参考是“‘度日如年’,有的人曲解成日子过得太舒服,每天都像过年一样”。“语病改错”取的是学生熟悉的两句歌词——“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大中国》)以及“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青花瓷》);对联题中,要求学生根据上联“博雅塔前人博雅”,对出下联。
更有意思的是,北大的作文题要求考生驳斥“腐败无害论”。题目是:有腐败分子认为,腐败是一种人人难免的“本性”,它有助于刺激消费、增进感情,有利于经济增长,无害于和谐社会。请考生写一篇800字文章,至少有5处正确引用古诗文。(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