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学校“民转公” 喜忧参半疑问多
番禺大动作收编民办学校,严重空缺的6万多个义务教育学位有望今年6月填空入学地段如何划分?师资配套能否跟上?地方政策是否关照
番禺大动作收编民办学校,严重空缺的6万多个义务教育学位有望今年6月填空
入学地段如何划分?师资配套能否跟上?地方政策是否关照新移民?
自2006年秋天起,番禺洛城中学、洛城小学、富丽小学、新联小学等小区配套学校率先转为公办;去年初,丽江花园莱恩中英文学校、南国奥园学校、番禺奥园学校三所学校也由番禺区教育局收编并于去年9月1日正式开学。
在政府一连串的大动作之后,连日来,记者赴番禺踩点发现,入学地段如何划分?师资配套能否跟上?地方政策会否对新移民倾斜?收公后的学校是否正如政府初衷一样让番禺新移民满意?
师资
整体换血,质量如何保证?
对家长和老师们来说,番禺小区配套的民办学校转公办,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在从莱恩中英文学校变身而来的丽江小学,记者发现,不但学校里老师全部换血,一些老莱恩学生也撤离了。
据了解,莱恩学校转公后,过去的所有老师都被辞退了,由番禺区教育局统一安排20名新教师,其中18位老师是从市桥中心小学、富丽小学、洛城小学等大石、洛溪北片的公办学校抽调过来,还有两位则是通过统一的笔试、面试录取的新老师。就连现任校长也是从华联中学初中部调来走马上任。
学校的整体换血,令不少家长担心:教职员工的重新编排会否对教学质量造成影响?老师都是新的,对一年级的孩子或许影响不大,但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要重新适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外,对于老师的教学来说也是很吃力,必须要花大量时间去熟悉了解每一个学生。采访中,丽江小学一名班主任如是说。据其介绍,不少老莱恩学生的撤离,也是出于这种担忧。
配套
喜:改编后学校建设由政府埋单
忧:一些学校扩建难免遇瓶颈
作为番禺区政府首批接管的洛城中学小区配套学校,建于1993年,起初也非彻底的私立学校,而是半公半私:由开发商投入硬件资金、由教育部门给教师出粮。2006年秋,政府正式接管后,洛城中学正式成为拥有初中部、高中部,学生总数在3000名左右的公办中学。
记者了解到,在政府接管前,洛城中学的教学楼等硬件设施是由房地产公司出资的,而在接管之后,房地产公司不再对学校投入资金,学校的各项支出都纳入番禺区财政。据了解,收编后,政府在硬件方面的投资比过去的力度要更大,学校光是建造图书馆就获得了1200多万元的财政支持。
除了洛城中学,另外几所收编后的学校在近两年内所做的硬件改造一直没有间断,像新联小学在今年年初,还花了几十万元对学校的运动场进行改造,这些钱都是要靠相关部门拨款。有政府财力作为学校发展的强大后盾,无疑是收编进程中的巨大福音。但是,走访中,记者也听到其他声音,个别学校表示:收编后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据一位学校负责人介绍,收编后学校转为公立,就要面对评级等问题:学校所获得的财政支持与学校的教学水平联系紧密,所能获得的财政支持都要由教育部门来统一安排。 这就意味着,不达到一定级数,所获得的资金也有限。
记者了解到,这些学校几乎都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学校招生规模扩大,原先的硬件设施难免跟不上。这就导致了在改造硬件过程中,资金短缺成为主要的困难,要改造硬件,就要向主管部门申请、等待审批,过程很长。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