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招生信息 > 艺术特长生 > 备考指南 > 文章正文

特别的前程等待特别的你:本小利大的亚艺考(2)

时间:2009-11-03 11:22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专业合格,按文化课成绩排队。比如,中国传媒大学的媒体创意、电视摄影、广播电视编导、英语播音与主持、文化产业管理、剪辑艺术、戏剧影视文学、动画、录音、数字媒体等专业的录取规则为:在专业考试成绩合格,高

  专业合格,按文化课成绩排队。比如,中国传媒大学的媒体创意、电视摄影、广播电视编导、英语播音与主持、文化产业管理、剪辑艺术、戏剧影视文学、动画、录音、数字媒体等专业的录取规则为:在专业考试成绩合格,高考总成绩达到学校确定的录取分数线的情况下,按高考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并注意相关科目成绩,择优录取。其中英语播音与主持专业成绩全国前20名的考生,高考总成绩达到学校确定的录取分数线情况下,优先录取;其余专业中专业成绩全国前三名的考生优先录取。再比如,中国戏曲学院的戏曲文学创作和戏曲理论方向遵循的也是这种录取规则。这种规则对文化课成绩要求最高,适合那些专业起步较晚,而高考成绩不错的同学优先考虑。

  文化课、专业课成绩累计后排队。中国戏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方向,在考生文化课成绩和外语成绩达到录取分数线的前提下,将专业课成绩与文化课成绩相加,按总成绩排名录取。

  文化课、专业课成绩按一定比例折算、累计后排队。两者折算比例由学校确定。北京电影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剧作方向)就是将考生专业课成绩的60%与文化课成绩的40%相加后排名,然后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而山西大学则规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录取时按文化考试成绩的80%加专业测试成绩的20%为录取成绩,从高低到低分择优录取。

  一直以来,国人都下意识地给艺术行当和艺术专业披上了过于夸张的神秘面纱,认为是寻常人等高不可攀的上层建筑。其实这是一种认知盲区,“亚艺考”的专业考试难度并不大,要说障碍,很可能就在于你不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自己。

  这么这吧,我把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部分专业的考试试题罗列如下,看完之后也许你就生出了“不过而而”的豪迈。

  广播编导专业

  初试:

  ①面试(形象考察、自我介绍)

  ②回答主考老师提问

  复试:

  ①画面组合(根据所提供的若干画面,编写成一个画面叙事段落或故事)

  ②影视作品评析(看片分析)

  广播编导专业(电视编导方向)

  初试:

  ①面试(自我介绍)

  ②回答主考老师提问(高中所学知识)

  复试:

  ①面试

  a回答考官提问

  b命题演讲(根据背景材料提示自己命题演讲)

  ②笔试(电视节目分析)

  广播编导专业(文艺编导方向)

  初试:

  ①自我介绍

  ②特长展示

  ③回答考官提问

  复试:

  ①面试

  a根据考官提供的背景资料谈自己的观点(即兴评述)

  b回答考官提问

  ②笔试:电视作品分析

  文化产业管理

  初试:

  ①自我介绍及才能展示(可带本人的各种获奖证书和作品)

  ②回答考官提问(文化艺术知识,社会现象评述)

  复试:看片分析(根据所提供的影象或文字资料,按命题要求完成写作)

  电视制片管理专业

  初试:

  ①面试(形象考察、自我介绍)

  ②回答主考老师提问(文化艺术常识)

  复试:

  ①综合素质及其方案策划

  ②看片分析(看一部短片,根据要求完成评述)

  怎么样,不比攻克数学题难多少吧?再说了,拿不到专业合格证也没有关系,我们照常按文科生或理科生的身份参加高考就是了,没有多损失什么呀!

  高考成功最终还是要靠自己,但虚心借鉴一些过来人的经验和忠告,将更利于我们抓住机会、脱颖而出。

  首先,面试是你展现自我风采的一个重要环节,此时你一定要有自信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昂首挺胸,精神饱满,落落大方,尤其是目光不要低眉顺眼或东张西望,要能很好地与考官交流。每一个考官提问的方式不尽相同,但目的都是想尽力激发你的潜质。面试得分的关键在“印象”,所以回答问题时,不论你知道多少,都要不卑不亢、朗声应答,语调要自然、诚恳,切忌畏畏缩缩,罗罗嗦嗦,让人不知所云。还要实事求是,决不作假。比如,考官问某个考生:“你看过哪些世界名著?”该考生报出了一连串的书名。可是,当考官进一步问及某部著作的内容时却发现他一问三不知。这种做法其实是弄巧成拙,给考官留下了不佳的印象。聪明的考生在面试时从不处心积虑地用假象粉饰自己,而是巧妙地将自己的优势展现给考官看。(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