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名校遭冷落浙江高考前200名无一报师范
师范名校遭冷落浙江高考前200名无一报师范 浙江高考招生昨天(7月29日)已进入第二批录取阶段。从全国来看,各地高校第一批录取工
师范名校遭冷落浙江高考前200名无一报师范
浙江高考招生昨天(7月29日)已进入第二批录取阶段。从全国来看,各地高校第一批录取工作已全面结束。
至此,一直备受关注的浙师大20万重金企盼高分考生一事也终于尘埃落定浙江师范大学今年推出招生重磅炸弹:凡全省文理科排名前100名学生报考,就予以20万元重金奖励,结果实际录取下来,一流学生无人垂青20万元!就像全省理科排名前100名的考生沈某所言:今天有谁真为了这点钱来选择大学?
与此同时,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全国高考招生第一批结束,不光浙师大遭遇了高分考生的无情,像北师大、华师大等全国师范名校也一样遭到特优生的冷落:
全省高考文理排名各前100名的,无一人报考师范类院校!
来自全省各重点高中的信息,全省文理排名各前200名的,目前也没有报读师范院校被录取的。
无独有偶。据上海《文汇报》7月28日的最新消息,上海师范大学在今年招收研究生时也出台新政:对来自国家重点建设的985高校考生,给予学费全免的奖励。但吸引名校优秀生投考的尝试,同样希望落空。
就此,一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界资深人士说,不管是浙师大、上海师大,高校招揽优秀生没有错,有实力出重金之举也没错!错的是,我们还没有搭准这个时代的脉搏今天,究竟要用多少钱,才能在优秀生的队伍里,招安一颗做老师的心?
浙师大重奖20万无人揭榜
事情要追溯到高考第一批招生填报志愿前。
6月20日,浙江师范大学在学校招生网上挂出:全省高考文理前100名考生,如果报读该校,将获得20万元的奖励,全省排名前150名的,则奖励15万元
据悉,20万与前100名,这两个小数字堪称登峰造极。该校往年的新生奖励额度在一个人5万元左右,主要是免学费;而省内其他高校的个人奖励最高6万元;纵览全国,明目张胆开价的西安交通大学也就是12万元。另一个登峰造极是学校招揽优秀生的目标,原本面向全省前500名居多,现在追到了全省文理排名前100名。
这里横着巨大的沟壑。有热心读者扳着手指头告诉记者,首先,全省文理前100名,能上清华、北大、香港大学等一流名校,这一流大学与浙师大等省属重点大学之间的沟壑,远不是20万元能填平的。其次,经济因素带来的激励效应,对于很多家境尚可的高考生来说,20万是个不差钱的感觉,生活不会因此而改变;而对于多少能改变生活的寒门优秀生来说,已经一脚跨进清华北大的门槛,不要说清华北大不会因为其读不起书而拒之门外,社会也会因为清华北大的名校效应而乐于帮困助学20万元,仍然是个不差钱的概念。
于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浙师大也成了饱受诟病的出头鸟。有网民戏称浙师大为史上最阔学校,有人称其喝高了,有人提出生源竞争应从高校自身勤练内功做起
迄今,各种声音仍然此消彼长。
要大师大楼,也要大材
浙师大校长吴锋民:明年求贤目标不变
我们不缺教书匠的生源,我们期待能做教育家的苗子,哪怕一两个。
昨天(7月29日),浙师大校长吴锋民接受记者采访,这也是他第一次公开回应社会对该校重奖20万的关注。他表示,对于种种质疑可以接受;对有失偏颇的诟病也表示理解,但对于一项投石问路的举措被屡屡误读,还是很有话想说。
第一批招生结束,该校今年高分考生明显增加,超出重点线30分以上的考生,理科较去年增加近100%,文科增加50%。有人说这正是炒作的结果,吴锋民认为有失偏颇,其实相对于大学生就业难,师范生相对出口较好和稳定,也是吸引生源的一个原因,所以学校对完成招生计划一向有比较充裕的生源。
但是,毋须讳言,这些年,考生的整体质量在下降,尤其是师范生质量下降更令人担忧。
吴锋民给记者看几个数据:1978年全国高考录取人数约40万,录取率为6.8%;2008年录取人数约600万,录取率为57%;2009年浙江省高考录取率更预计达到81%。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高校面临生源整体质量下滑的普遍问题,优秀生源国内外都在争抢。(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