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彼必知二:解读招生政策
知彼必知二:解读招生政策 二、解读招生政策 招生政策主要指招生政策和规定,特别是与填报志愿密切相关的政策和规定,比如高校招
知彼必知二:解读招生政策
二、解读招生政策
招生政策主要指招生政策和规定,特别是与填报志愿密切相关的政策和规定,比如高校招生录取体制和办法、录取批次的划分、优录照顾政策、定向招生政策等等。
由于招生政策的规定,高考录取的流程大体为:划分录取批次制定录取分数线投档形成院校调档线分批录取与调剂录取征集志愿及录取通知考生补充录取(高职高专)。下面笔者先结合11条分数线的概念、相互区别及其联系进行介绍。
(一)11条分数线的区别及联系。
第1条分数线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简称录控线或批次线又称省线)
为什么要划分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这是由于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录取的高校众多,所有高校不可能同时录取,将不同类型的院校分期分批进行录取,由此形成分类录取批次。各省市根据本地实际划分,一般将志愿、录取批次划分为批次,但多数省市分批次录取。分科类分批次录取既有利于不同类型高校招生,也有利于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
什么是录取控制分数线?主要作用是什么?录控线是根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考生高考成绩水平和招生计划,按一定的比例确定的录取新生的各批次、各科类最低成绩标准。各科类、各批次的批次线都会不同,科类一般分为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和体育类(一般只分本科线和专科线),文史类和理工类又分为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本科、第四批(高职高专),个别的还有第五批。有些地方还分得更细,将上面各批分别分为第一批一次(A段)与二次(B段),第二批一次(A段)与二次(B段),第三批一次(A段)与二次(B段),第四批一次(A段)与二次(B段)。
录控线是确定考生录取资格、执行招生政策的一个重要指标。只有总分达到或超过批次线的考生(通常称上线考生)档案,才有可能被投档到高校,而院校一般只能录取所在批次线上的考生。2009年至少有21个省、市、区的高考志愿在公布高考成绩和各批次录控线以后填报,录控线可以更好地指导考生合理填报志愿。比如某考生的总分(含政策照顾分)达到了第一批院校的批次线,就可以填报第一批次和以后各批次的志愿且被录取。
由上可知,除提前批外,批次越靠后,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会逐批降低,只要正确掌握不同批次及同批次不同顺序的志愿之间的关系,前批次如果不能录取,后批次仍有机会。
第2条分数线第一批次录取院校的控制分数线(简称一本线又称重点线)
由于第一批次录取的主要是全国重点大学(具体指中央部委直属院校、211工程院校和经省级招委同意的其他本科院校及专业),因此其录取控制分数线,又叫重点线。一般按计划招生数与考生数的比例大约在1∶1.2左右来确定。考虑到志愿兼报等因素,因此分数线确定时并不是机械进行的,而要考虑各种因素的作用。有些地方如河北省、辽宁省等将第一批细分为第一批一次(A段)与二次(B段),但都是只划一条分数线,分作两次录取。第一批次录取的院校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
第3条分数线第二批次录取院校的控制分数线(简称二本线又称一般本科线)
由于第二批录取院校主要是一般本科院校,因此划定的录取控制分数线又叫一般本科线,本科线一般也按略多于计划招生数来确定,其计算办法是包括第一批的余数在内从第一批控制分数线往下测算,直到人数比第二批计划招生数有一定余量时,这个分数就是控制分数线。总的原则是同样要考虑到确保高校有一定的生源选择余地及不同科类志愿的兼报等因素。该批录取院校、专业数量多,招生数量也最大。第二批次录取院校实行根据志愿,按比例投档的录取办法。
第4条分数线第三批次录取院校的控制分数线(简称三本线)
第三批次录取的主要是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本科专业,还包括部分本科院校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院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的办学实体。独立学院按办学成本收费,收费较高,本科一般为每年1万元以上,专科一般为每年7000元左右。独立学院发放的毕业证书上署名独立学院学校全称,例如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毕业证书上的署名即为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学位证从由举办的高校颁发改为独立学院自己具印颁发,即2008年及其以后入学的独立学院学生由独立学院颁发学士学位证书;2007年及其以前入学的学生按照老人老办法的原则仍由母体学校颁发学士学位证书。也就是说,到2012年如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毕业生相关成绩合格,学位证也由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具印颁发。(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