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视角观察就读港校 2008年去香港念大学?(3)
武瑞涛告诉记者,内地学生到港校之后首先要适应两地的文化差异,首先要过的就是语言关。“武桐所在的学校授课基本上都是用英语,这对孩子的英语基础要求很高。”不少港校的招生标准里都对内地学生的英语成绩要求较
武瑞涛告诉记者,内地学生到港校之后首先要适应两地的文化差异,首先要过的就是语言关。“武桐所在的学校授课基本上都是用英语,这对孩子的英语基础要求很高。”不少港校的招生标准里都对内地学生的英语成绩要求较高,如有的大学要求内地考生英语成绩要在130分以上,尽管如此,内地学生赴港后,一开始仍然很难跟上英语授课的进度。“武桐刚到中大时在英语上也是下了很大的工夫。”
另一方面,课下同学间交流一般都是粤语,这对河北学生来说更是非常不好过的一道语言关。“武桐正准备参加一个粤语学习班,她甚至觉得粤语比英语还要有难度。”小航告诉记者,和不少广州、深圳来的内地同学相比,其他内地学生融入群体的进度要慢得多。“大家都很客气,顶多说几句你好、再见之类的问候语,再深一点的交流起来就很困难了。”
-校园:自由与自制
武桐告诉父亲,前段时间学校的学生团体因为一件事情联合起来将校长批评了一通,这在内地的高校里是不多见的。武瑞涛告诉记者,香港高校里的学术气氛比较浓厚,而且崇尚自由平等的交流环境,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参加各种学生团体和社会活动,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给在完全不同的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内地学生很大的活动空间,需要孩子们有良好的自制能力,处理好学习和参与团体活动的关系。”
小航说,内地学校一般晚上23时就强制熄灯休息,而这时香港高校里学生们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不少学生都玩到凌晨2、3时才睡觉。”
-习惯:从“孤独派”到融入群体
不同的语言习惯和生活习惯使得内地学生、尤其是北方学生很难迅速融入学生群体。小航说,开学时学校一般都会有辅导老师指导内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但是内地学生和老师及当地同学交流起来比较简单。“大家都很客气,对你也比较热情,但是不可能和你谈心。”小航告诉记者,所以一般内地学生的朋友圈子大多只限于老乡。
对于内地学生来说,克服最初的各种障碍和不适应,尽早地从“孤独派”融入群体里去,对于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会有较大的帮助。
关键词:学成规划
-继续深造是主流
香港科技大学大学发展及公共事务处陆锦荣先生告诉记者,香港科大去年开始在河北省招生,共录取三名学生,因为去年刚刚入学,暂时未知其就业意向。不过据香港大学一名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几年的情况来看,选择留港继续深造的内地学生占大多数,部分学生选择留港就业或回内地创业,也有一小部分学生选择出国留学。
武瑞涛告诉记者,武桐准备读完四年本科后继续在香港深造,读取硕士及博士学位。而小航的计划也是继续深造,对于毕业后留港工作,小航认为由于还需适应各种差异,难度会比较大,暂时不予考虑。
-留港就业难度稍大
香港媒体分析认为,缺少有效的就业指导信息、留学签证时间短、融入香港社会困难等因素,导致港校内地毕业生“留港难”。
分析认为,香港公司更看重学生做过什么而不是学过什么,因而实习经历和经验无疑成为就业的一大筹码。但现行香港政府政策并不容许外地学生在港学习期间从事兼职工作,这就给想积累专业经验的内地生造成了一大障碍。此外,在香港找到工作的毕业生还面临着融入当地社会的问题。语言和文化差异是他们的两个主要障碍。
一位在港内地学生也认为,香港在金融等领域的就业环境的确十分优越,不过内地的就业和创业条件近年来也在不断好转,港校毕业之后,具备了国际眼光和专业知识的内地生回内地创业同样有竞争优势。
关键词:报考参酌
-报考港校先要考虑自身条件(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