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招生信息 > 港澳报考 > 必备攻略 > 文章正文

高考移民状元被香港学校录取打了谁一记耳光

时间:2009-11-03 11:43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2005/09/19 11:03 人民网-江南时报   作者:青年杂文家 曹林  海南高考状元李洋因“移民”身份而梦断清华的事,曾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的

2005/09/19 11:03 人民网-江南时报

  作者:青年杂文家 曹林

  海南高考状元李洋因“移民”身份而梦断清华的事,曾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后来随着公众关注的疲惫渐渐沉寂下去―――15日新华社一条消息再度把李洋推上舆论焦点:塞翁失马,焉知祸福,遭内地高校抛弃的他,被香港城大商学院录取了,并获城大颁发合计44万港元的“状元奖学金”。

  否极泰来,可以感受到经历过大悲大痛的李洋此时此刻的惊喜。作为一个公正的旁观者,我能清晰地感受到:香港城大录取被内地政策抛弃的高考状元,这是对内地教育体制的一记响亮的耳光。

  录取了按内地规则不能上名校的人,并不折不扣地施之以状元的待遇―――正是在这样一种鲜明的反差中,不同规则的优劣得以淋漓尽致地显现。

  显然,香港城大录取了“内地争议人物”李洋,不仅是录取了一个人,而且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一种招生价值观:录不录取一个人,完全是按照自主的教育规则加以考虑的。这个规则中,只有教育标准而不夹杂其他标准,只有诸如分数高不高、素质行不行、英语过不过关这些考虑。招生面前,只有高分者与低分者,没有什么“高考移民”或“争议人物”。教育就是教育,其他范畴的矛盾和问题不能掺杂到教育问题中。所以对于李洋,他们的评价很简单,是内地的高考状元,本校的素质考核又通过,OK,录取吧,并给他应有的奖励――在他们眼中,“是不是高考移民”跟“喜不喜欢吃比萨”一样,纯粹是与该不该录取毫不相关的问题。

  这种简单的招生体制是符合教育规律的科学体制,教育的归教育,教育范畴内的评价标准只能以教育的眼光看待,而不能掺杂其他因素,政治的、经济的或行政的―――一旦掺和了这些因素,教育公平必然会被扭曲。考察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名校所以成名校,正在于这种原则的坚守,比如哈佛、牛津等等。

  我们来看为何会出现高考状元面临落榜的怪事,为何清华有心录取他却最终没有走出这一步,甚至为何会出现“高考移民”这种只有中国才有的现象,这都与教育问题的复杂化有关:招生录取本是纯粹的教育问题,却被附上许多政治、经济方面的考虑,为了这个政治目的把公平扭一下,为了那个经济目的再扭一下,结果招生录取就很难在纯粹的教育逻辑中理解了,公平也很难以纯粹教育标准审视了,评判标准很容易在复杂中陷入混乱。

  这直接导致了招生录取的行政化,即招生不再依照单纯的教育标准,而是受到来自各方面、各层次行政权力的影响。

  如此,在内地的教育体制中,按纯粹教育标准能上名校的李洋,其前途就这样被种种非教育考虑“谋杀”了。可能很多人会谈到规则的遵守,说李洋落榜是规则惩罚的结果,可这种规则是以单纯的教育标准制定的吗?

  香港城市大学录取被内地规则“谋杀”的落榜状元,期待此举能给内地的招生体制带来一次深刻反思:我们的体制为什么不能接纳一个纯粹按教育标准能够上名校的学生?海南省要反思,清华要反思,教育部更要反思!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