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指导2008年高考政治复习备考
时间:2009-12-16 17:38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次
天津南开中学 王超章 【专题扫描】 [专题范围]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
天津
南开中学 王超章
【专题扫描】 [专题范围]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其重点任务和基本途径是实现“三个转变”。 [时政聚焦] 1.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既相联系又有区别,从“增长”到“发展”两个字的调整,体现了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认识的深化。 2.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加丰富,既涵盖要素结构的变化,又包括了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变化,也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求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又要求从通常的经济增长转变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三个转变”,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基本途径。“三个转变”就是要: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载体示例]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体事例 2.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产生过程 3.各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事例 【理论思考】 经济常识 1.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2.三大产业的含义、分类及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产业结构上表现为,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现代产业体系,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推广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提升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哲学常识 1.物质决定意识,主观符合客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调整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原理的体现。 2.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体现在“三个转变”形成协调的新格局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丰富内涵。 3.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体现了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的认识也是变化发展的。 政治常识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体现党的科学执政和政治领导。 2.国家积极履行经济职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3.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要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综合国力,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 【经典例题】 一、单项选择题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上提出的重要方针,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一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回答1-3题: 1.这一重要方针的提出(A) A.反映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B.是衡量我国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的标准 C.表明新时期社会主次矛盾的转变 D.体现了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