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科复习:最后阶段尽量不碰难题怪题
今年高考理科科目由往年的理科综合拆解成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单独的学科,而且增加了选修模块“超量出题,适量做题”新题型,无疑增多
今年高考理科科目由往年的理科综合拆解成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单独的学科,而且增加了选修模块“超量出题,适量做题”新题型,无疑增多了对考生知识面考察的广度和深度,且每一科目的题量也比往年理综多,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也从往年三个学科交叉向单一学科倾斜。省、市重点中学指导老师建议,考生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复习,一是要回避难题和怪题,二是要注重基础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实验的活学活用。
物理:重视概念规律产生过程
海南侨中高三物理备课组长李善剑老师分析,今年高考物理学科选择题从往年的7道增加为10道,还有2道填空、2道实验题、必做大题2道,选考内容有3个模块,包括填空、选择和计算。虽然题量有所增加,但试题的难度有可能比往年有所下降,这意味着基础题目较多,估计考生拉开分差的题目占810分,因此,考生在最后复习阶段尽量不要去碰难题和怪题,要重视《考试说明》查漏补缺,对照课本将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实验及规律进行个性化梳理,将第一、第二轮复习中容易遗忘的知识点重新温习、整理和巩固,尤其要重视物理的概念、实验及规律产生的过程,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不能单纯死记公式或只看实验结果。
海南中学高三物理备课组长梁明奋老师指出,虽然今年高考比往年增加了选考新题型,但选考的内容是确定的,也就是说考生在考前就明确要用哪个模块的知识去解答问题,这在往年高考中是没有的,这一点对考生十分有利,且考生还有选择作答的权利,更容易把握试题的内容。因此,考生在复习时,要重点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熟练掌握基本实验的原理和操作及简单的实验方法和基本仪器的操作,尤其对必考的10个实验和选考的5个实验要重点关注。
对于有部分考生在考前互相攀比每天多做了多少题目的现象,梁明奋提醒,高考复习的效果不以题量多少来衡量,重要的是要学会对错题进行反思,不管高考的题型如何变化,其分析问题的方法是不会变的。李善剑也认为,复习的效率高低体现在是否吃透基本原理和概念,是否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考生在考前只要做完和理解一套老师推荐的复习资料即可,任何一套复习资料均覆盖所有的考点,考生不必过多强求做题。
在应试技巧方面,两位指导老师提醒考生一定要注意规范答题,如有的考生在答题时没有把原始方程写出来,只是把变形后的公式写出来;有的考生书写方程时没有字母表示,只是直接用数字表示,这些不规范的书写都容易造成失分。此外,今年实行网上阅卷,考生在画图时最好先在草稿纸上画好原理图再用规定的笔涂在答题卡上,避免电脑扫描不清失分;在答题时文字要简练、准确,能用公式表示的尽量用公式表示。
生物:浏览知识点常看书阅报
生物学比较细致、知识点繁多,海南侨中高三生物备课组长黄春桃老师认为,考生要想在最后的20多天里通过课本细化自己的知识体系很难做到,建议考生参照复习资料的网络结构,建立个人的知识网络体系,通过快速浏览,看看自己还有哪些方面欠缺,对症下药,加深记忆,在此基础上回过头再看课本,就会对课本术语的理解更深,解答的思路也会更清晰。此外,建议海口考生多看看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海口学校多采用苏教版教材),加深自己对学科逻辑条理性的梳理。
黄春桃分析,实验模块是考生普遍存在的一个弱项,考生在复习阶段一定要加强掌握解决问题的共性方法,熟悉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把握好生物实验的基本原理,熟记衡量、评价、检验实验的基本方法,充分考虑制约实验的步骤等等。
由于今年高考新课程改革后的首次高考,教育部又针对海南单独命题,出题方向或命题情境有可能与海南本土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黄春桃建议考生在最后阶段要养成读书阅报的习惯,每天通过网上检索,对海南本地新闻媒体关于生物学科相关的报道快速浏览一遍,了解海南当前社会生产、生活最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如“生态岛建设”等,尝试从生物学的角度去解答,做好平时收集生活素材工作,避免高考时碰到此类题型答题不全或考虑不周到。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