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家长必读 > 教子有方 > 文章正文

社会化有益心理健康

时间:2010-08-25 16:49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社会学家把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过程称为“社会化”。也就是说,一个人刚出生时可以说是“动物人”,正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

   社会学家把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过程称为“社会化”。也就是说,一个人刚出生时可以说是“动物人”,正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才慢慢从“动物人”变成“社会人”。美国精神病学会给儿童制定的“社会化”诊断标准如下:

(1)至少有一个同龄的朋友,并且友谊至少维持6个月。

(2)在看不到有什么好处的情况下能够主动帮助别人。

(3)做了错事,造成了明显的不良后果,但未被人发现的时候,能够主动认错。

(4)别人做了对自己不利的事时,能够原谅别人,不指责也不告状。

(5)对朋友或同伴的福利表示关心,或者能够分享别人的幸福和快乐。如为别人生日、考试优秀、获奖等感到高兴,主动向别人祝贺。

—般来说,在上述五条标准中,6岁以下儿童应至少符合一条;7-12岁的孩子应至少符合两条;13-18岁的孩子至少应符合三条。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达不到上述要求,就可以认为是社会化不足。社会化不足,就是一定程度上的“孤家寡人”,不善于与人交往。

这个标准不仅适用于未成年人,也同样适用于成年人。一般认为,很多精神卫生问题都与社会化不足有着密切关系。如果一个人的社会化程度很高,就可以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