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心得-给孩子充分自由
第1页:第一页第2页:第二页 幼儿园的老师和一些朋友都这样评价:小巫的儿子Sam与众不同,拥有出类拔萃的安全感、自信心与独立能力,
幼儿园的老师和一些朋友都这样评价:小巫的儿子Sam与众不同,拥有出类拔萃的安全感、自信心与独立能力,积极参与所有的活动,对一切都表现出超越他年龄的胆量、专注和投入。小巫说,这主要因为她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首先给了孩子充分的自由。
小巫讲过一个小例子,一位邻居妈妈向小巫抱怨,说自己的孩子脾气特别大,还有攻击性行为。小巫观察了一段时间后说:“那是因为她没有自由,阿姨总是不让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当时孩子正想玩一会花圃旁边水坑里的雨水,但是保姆立即制止她,怕弄脏了衣服。于是妈妈听从了小巫的建议,让孩子自由地玩水。孩子高兴极了,一边玩,一边向大家报以灿烂的微笑,妈妈说,从来没看见孩子这么开心。后来妈妈反省到,保姆总是怕孩子弄脏、摔着,总是这也不让孩子做、那也不让孩子做,孩子在家,总是在跟阿姨斗争。小巫总结:“孩子本应该放在探索世界上的精力,却花在跟阿姨玩猫追老鼠上,这正常吗?阿姨要保护孩子是好事,但是不应该侵犯孩子的空间,剥夺孩子的自由。当你给孩子自由,孩子就能专注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就不会捣乱、发脾气。”衣服脏了可以洗,为了成年人方便省事儿而阻拦儿童自由地发展,遏制儿童大脑和心灵的健康成长,却会带来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
其实自由就是如此简单的一件事,但说起给孩子自由,很多家长都会大惊失色,幼教专家孙瑞雪在《爱和自由》一书中说过:“我们从未有过自由发展我们潜在能力的机会,我们就会根深蒂固地形成自由是有害的、儿童需要成人管教的意识心态。”另外,人们对自由有很多误解,自由不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也不是让孩子为所欲为,幼教中的自由是建立在尊重儿童发展客观规律上的:当孩子需要自我发展时,不阻碍他;当孩子探索时,不打断他;当孩子提出要求时,给他自己选择的机会……
小巫自己孩子的成长经历就是最好的例子,而且,正如幼教专家李跃儿指出来的,“教育从吃喝拉撒睡开始。”两个孩子都是母乳喂养到两岁多,一直到孩子自己不想吃了,没有强行断奶,他俩不仅身体健康,亲子感情尤其好。在吃饭方面,孩子饿了就吃,饱了就不再喂,也不劝食,更不追着喂饭;在安全健康的前提下,允许孩子自己挑选喜欢的食物。小巫不赞成给孩子把屎把尿,更坚决反对开裆裤,她两个孩子都是纸尿裤穿到将近2岁,一直到孩子身体发育到成熟的阶段,再根据孩子的具体特点,进行简单而顺利的如厕训练,所以儿子从2岁4个月、女儿从1岁9个月开始自己控制大小便,享受了充分的自由,也从这些方面建立了坚固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孩子从生下来开始,在四肢体能的发展上、在对四周事物的探索方面,就没有受到过任何限制。比如,从Sam刚刚能爬,小巫就经常带他到一些游乐场所,让他在器械上爬来爬去;十个月左右就会自己滑滑梯了;不到一岁,每周都去朝阳公园,连长达6米的树干滑梯,都敢自己爬上去,自己滑下来,妈妈只在下面接应。小巫说:“孩子天生就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只要你相信他,放手让他探索,同时在一边提醒,一般来说是不会出什么事的。”如今,不到6岁的Sam体格健壮,身手敏捷,游泳、旱冰、骑车、呼拉圈,样样出色。运动是促进大脑充分发育的首要前提,是智力开发的必要条件,许多家长对此认识不足,限制孩子体能的发展,从而也限制了孩子智能的发展。
再举个小例子,一天中午,2岁—4个月的Sam在卫生间洗澡。那天他对淋浴喷头特别感兴趣,总是抓在手里恋恋不舍,还大叫:“阿姨走,别管Sam。妈妈,Sam要玩这个(喷头),玩一会儿会儿。”小巫把浴帘挂好,让孩子坐在浴缸里玩——平时她也常常让孩子在很浅的浴缸水里玩。 小巫和阿姨在外面吃饭,不时听到浴室里传来孩子的哈哈大笑。过了一会,Sam大叫:“水都流出来了!”小巫只是进去看了看——水流出浴缸,流进地漏,就出来了。下一次Sam又叫,小巫再去看,发现小家伙拿着喷头在浴室里四处喷射,一片汪洋了,小巫这才赶紧脱鞋迈进水里,关上水龙头,把孩子递给外面的阿姨,自己开始收拾浴室。Sam裹在干毛巾里,饶有兴趣地看着妈妈怎么收拾。从始终,小巫和阿姨没有大呼小叫,没有一句怨言,也没有批评,因为小巫认为,孩子没有做错任何事。(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