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决定人生”是认知缺陷 家长支持最重要
时间:2010-02-02 14:57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次
家长自白 允许孩子找点业余爱好 父亲:段远林 儿子:陶源初,毕业于重庆市八中,现就读清华大学物理专业大一 家庭住址:沙坪坝区陈家
家长自白 允许孩子找点业余爱好 父亲:段远林 儿子:陶源初,毕业于重庆市八中,现就读清华大学物理专业大一 家庭住址:沙坪坝区陈家湾189号7-4 助考格言:高考时也允许孩子有业余爱好,想吃啥吃啥,想玩啥玩啥,把高考当成平时测验,轻轻松松进考场 去年高考时那段“黑色六月”,在段远林看来,似乎和平时并没差别。 段远林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离高考还有十来天,每次陶源初下晚自习回家,他都叫儿子过来看看电视。周末,陶源初说复习任务完成了,然后段远林会随儿子的意,让他去陈家湾的网吧看电影、打游戏。 其实,段远林并不是一个教育专家,他只是一名厨师,不过,平时他喜欢和儿子交流,也对儿子的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给予充分信任。唯一的担心是在高考前半个月,儿子说非清华不上,这让段远林很生气他担心儿子一旦失误会受到伤害。 “一个萝卜一个坑,人就像萝卜一样,考哪个大学都会有自己的位置。”段远林的比喻让儿子打消了非清华不上的念头,原本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 不仅如此,妻子罗秀兰一有空就会拉儿子下围棋,有时候为了一步棋,母子俩还会争得面红耳赤。在罗看来,这正是帮助儿子释放压力的最好方法。 这样宽松的环境是否帮助儿子高考超常发挥,段远林不敢下定论。不过,至少在陶源初看来,这样没逼迫、没比较、没念叨的家庭让他在考场上轻松应战,发挥了正常水平。 懂得“无形”支持最重要 母亲:赵富蓉 女儿:魏欣,毕业于市七中,现就读西南大学大一 家庭住址:沙坪坝区小新街64号6单元 助考格言:家长是帮不上忙的,请相信自己的孩子 对于女儿学习上的问题,赵富蓉从来不干涉,因为她对女儿魏欣给予了充分信任。特别是高考即将来临之际,赵富蓉更觉得父母过多干预,会帮倒忙。 赵富蓉说,在女儿高考那段时间,她从来不问模拟考试考得怎么样、复习起来是否吃力等。赵说,考前半个月,自己会注意加强孩子的营养,生活上照顾得比以前更细致,“但是做这些仍不能让她觉得是我刻意去做的,那样会增加她的压力。” 而家人则像平常一样,魏欣下晚自习后电视声音关小点。有时候,魏欣会主动提学习情况,说同学已经开始讨论志愿填报等问题,此时,赵富蓉总是告诫女儿不要和其他人比,成绩好的报北大、清华,成绩不好的也许只报普通院校,这些都没关系,只要觉得自己努力了就够了,努力了总会有回报,不管回报大小,父母都乐于接受。有时候,魏欣深夜12点仍在看书,赵富蓉反而会阻止她。 也许正是这种没有压力的考试,魏欣高考比一些平时成绩比她好的同学分数还高。“有不少同学有高考恐惧症,考前睡不着觉,我却一点不紧张。我觉得很幸运,因为妈妈说考不好明年还可以重来。”魏欣说,她至今感谢妈妈的“无形”支持。 莫让紧张情绪传染孩子 父亲:胡建强 女儿:胡雯婷,现就读市七中 家庭住址:沙坪坝区汉渝路社区 助考格言:其实孩子比家长更紧张。 胡建强心里有块“倒计时牌”,还有9天,就是女儿胡雯婷“上战场”的时候了,暗地里他常常焦虑得不知该做点什么好。 胡建强说,最近,胡雯婷看到父母紧张的样子,还会反过来安慰他们。 近两个月来,只要胡雯婷在家,家人就会谨小慎微,不开电视,不听音乐,甚至说话时也尽量把声音降低,只怕影响胡雯婷复习。正是这些举动让胡雯婷很不适应,她说,平时在学校每时每刻说高考,如果回到家依然如此,那太让人崩溃了。 听了女儿的一席话,胡建强忍不住向女儿的班主任求教,怎样才能帮助孩子考好试?老师告诉他,其实孩子比家长更紧张,家长在考前生活上照顾好孩子,不让家庭矛盾使孩子分心,这就足够了。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相关专题:北大中学校长推荐制利弊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