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残酷”育儿法
多数父母把孩子看得过于弱小,认为他什么都干不了,恨不得用玻璃罩把他罩起来,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
多数父母把孩子看得过于弱小,认为他什么都干不了,恨不得用玻璃罩把他罩起来,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
外国父母的教育方式却全然不同。在澳大利亚,有一家人全家出动,爸爸、妈妈和五年级学生托利亚、4岁的萨拉到假日森林中去度假。森林里是那么美好,那么欢快,孩子们的父母让他们看看盛开着铃兰花的林中旷地。
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菊花,第一朵花开放了粉红粉红的,芬芳扑鼻。全家人都坐在灌木附近。突然雷声大作,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如柱。
托利亚把自已的雨衣给了妈妈,似乎他并不怕淋雨;而妈妈又把雨衣给了萨拉,似乎她也不怕淋。
萨拉问道:妈妈,托利亚把自己的雨衣给了你,你又把雨衣给我穿上,你们干嘛这样做呢?
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妈妈回答。
那么,我为什么又保护不了任何人呢?萨拉问道,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人?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人!妈妈笑着回答。
萨拉朝菊花丛走去,她掀起雨衣的下部,盖在粉红的花上。滂沱大雨已冲掉了两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自卫能力。
现在我不是最弱小的了,妈妈!萨拉自豪地说。
是呀,现在你是强者,是勇敢的人啦。妈妈这样回答。
早听说过澳大利亚人在育儿方面对孩子比较残酷,去年有幸耳闻目睹,方知其中原委。澳洲人认为:对孩子不能娇生惯养,否则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后难免吃大亏。那他们是如何教育宝宝的呢?
让孩子接受寒冷的考验
孩子应当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这是一位澳大利亚邻居见我把孩子包裹得像一个棉花团时所说的话。事实的确如此,就是在最冷的月份,也很少见哪一位澳大利亚人的孩子穿棉衣和防寒服,最多只是在短打扮外面罩一套绒衣。而太阳一出来,便又将绒衣除去,只穿短衣、短裤、短裙。澳洲的冬天虽然不是很冷,但早晚温差较大,气温常在10摄氏度以下。
让孩子接受烈日的照射
澳洲污染小,太阳辐射强烈,初来乍到者稍不注意就会晒得皮开肉绽。然而走在大街上,却不时见到母亲推着婴儿车在炎炎烈日下前进那车上并非没有遮阳棚,只是没有撑开而已。你也许要说:澳洲人喜欢阳光浴。这话不假,但考虑到此时高温三十八九摄氏度,就不能不说这些母亲是别有用心了。
让孩子树立节俭意识
曾在悉尼一家妇产科医院看见这样一幕:一对夫妻来做二胎产前检查,丈夫带着两岁的女儿在大厅等候。一会儿,女儿闹着要喝水,那父亲便在身旁的自动售货机上顺手扯了一个免费纸杯,冲进厕所接了一杯自来水递到孩子手里(这里的自来水可直接饮用)她父亲不是买不到饮料,也不是买不起饮料。
澳洲的中学和小学中午不放学,午餐可以在学校餐厅购买,也可以自带,但自带的占了大多数。并且,如果仅从孩子所带的食物上判断,任你怎么猜也判断不出其家贫还是家富。
让孩子接受海浪的挑战
在澳大利亚,父母喜欢带孩子去海滩,稍大一点的孩子跟着父母下海冲浪,呛水的现象时有发生,但父母最多也只是为其拍拍背,便鼓励孩子再次下海去搏击风浪。某日到海滩散步,在远处看见一个孩子冲浪回旋时摔了跟头,我便情不自禁地大叫起来:救人!而正在近处的孩子的父母却不慌不忙:那是浅水,淹不死人等他自己爬起来!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