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经验交流 > 专家经验 > 文章正文

高考化学备考:提高4种能力紧盯70重点(3)

时间:2010-08-31 17:03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第一轮复习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我们应注意做好三点:研究考题、研究考点、研究考纲,对知识、技能、方法进行再认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构建起知识向深层次的联系,从而形成知识网络。 例如:氮族知识网络可以用以

  第一轮复习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我们应注意做好三点:研究考题、研究考点、研究考纲,对知识、技能、方法进行再认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构建起知识向深层次的联系,从而形成知识网络。

  例如:氮族知识网络可以用以下的方法进高考试题历年要都是针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不牢固,想靠猜题、题、临时突击是难以取得好成绩的。

  (1)按《考试大纲》的要求,注重知识网络化

  首先对中学化学应掌握的内容融会贯通,将知识横向和纵向统摄整理,使之网络化,有序地贮存,作“意义记忆”和抽象“逻辑记忆”,使之具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要提高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

  例如在复习氮元素及氮族时,不但要领会氮、磷这些单质及其化合物以元素族为线索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还需要结合学习进程分别领会它们以周期为线索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然后以此为出发点,将已学习过的同类物质(如都是非金属单质、都是气态氢化物等等)作进一步考察、对比和研究,把所得结论整理成规律贮存于记忆中,以便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再作深化与发展。

  (2)对重要的概念和规律一定要做到深层次的理解。如2004年理科综合第9题关于电离平衡移动原理的试题,若考生对电离平衡移动原理理解的不透彻,是无法正确解答此题的。

  (3)根据化学科的特点,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主干知识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融会贯通。从近四年的理科综合高考试题来看,化学试题考查的内容大多十分基础,似乎有点返璞归真味道。

  第一轮复习中,学生所缺少的不是不知道考点知识,也不是不理解考点知识,而是所学知识没有形成体系,综合运用能力比较低。

  我认为专题小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常见专题汇集(约70个小专题):

  无机四大基本反应的比较,请各举三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技巧;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反应物相同,条件不同,反应物不同的反应汇编;热化学方程式与一般化学方程式的区别;有机反应的分类与示例;构成物质的微粒,并各举三例;常见物质电子式的书写;10电子微粒(原子、分子、离子);原电池电极的判断与电解方程式的书写;电解池电极的判断与电解方程式的书写;金属活动顺序的判断;非金属活动顺序的判断;盐类的水解规律;溶液的酸碱性标准与判断方法;溶液pH计算;水溶液中的守衡关系;离子共存的判断方法;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方法;相当质量的计算方法;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其应用;摩尔质量与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原子中的各种计量关系;列表比较三种化学键;列表比较四种晶体;元素周期率的实质;元素周期率的具体描述;比较微粒半径大小的规律;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其影响规律;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及其影响规律;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以及影响规律;化学反应速率图像;等效平衡思想;强弱电解质的判断;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中心元素守衡的应用;各类有机物的特性;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有水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汇编;有关过氧化物的小结;主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变化规律;气态氢化物的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常见有机物燃烧烷烃的小结;铁三角;铝三角;各种沉淀图像;各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规律性知识;各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知识;淬取、分液、过滤、渗析、盐析的比较;蒸馏与分馏的比较;有刻度的玻璃仪器;高中阶段各种精确度仪器;温度计在实验中的使用;水浴加热的类型;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喷泉实验的原理与设计;收集气体的方法;吸收气体的方法;可燃性气体验纯的方法。

  加强化学实验的复习

  从2006年实验题来看,高考实验试题的总体知识难度有所下降,但却加重了对“双基”知识表达能力和分析、探究能力的考查。复习中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复习,做到讲练结合、以练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时的主体作用;讲解“怎样正确完成基本操作的同时,还要讲清楚“为什么应该这样做”。设置不同的实验情景,积极疏导,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多向思考,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做好实验基本操作。(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