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海市普通高校编导类专业统一考试实施方法(2)
(19)《踱步》(1979年、油画、陈逸飞) (20)《父亲》(1980年、油画、罗立中) 外国部分: (1)《掷铁饼者》(大理石雕塑、公元前5-4世纪、米隆) (2)巴黎圣母院(教堂建筑、始建于1163年、早期哥特式风格的代表) (3)吴哥窟
(19)《踱步》(1979年、油画、陈逸飞)
(20)《父亲》(1980年、油画、罗立中)
外国部分:
(1)《掷铁饼者》(大理石雕塑、公元前5-4世纪、米隆)
(2)巴黎圣母院(教堂建筑、始建于1163年、早期哥特式风格的代表)
(3)吴哥窟(庙宇建筑、始建于12世纪、柬埔寨高棉古典建筑)
(4)《最后的晚餐》(壁画、文艺复兴盛期约1495-1498年、达芬奇、古典主义)
(5)《大卫》(雕塑、文艺复兴盛期1501-1504、米开朗基罗、古典主义)
(6)《雅典学院》(壁画、文艺复兴盛期1509-1511年、拉斐尔、古典主义)
(7)浮世绘(版画、江户时代约1603-1867年间、花街柳巷艺术)
(8)《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油画、约1618年、鲁本斯、巴洛克风格)
(9)《自由引导人民》(油画、1830年、欧仁德拉克罗瓦、浪漫主义)
(10)《日出﹒印象》(油画、1872年、莫奈、印象主义)
(11)《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油画、1886年、修拉、新印象主义,又称点彩派)
(12)《向日葵》(油画、19世纪、凡高、后印象主义)
(13)《思想者》(雕塑、1880-1900年间、罗丹)
(14)《舞蹈》(油画、1910年、马蒂斯、野兽主义)
(15)《链子上一条狗的动态》(油画、1912年、巴拉、未来主义)
(16)《自行车轮》(现成品、1913年、杜桑、达达主义)
(17)《在光之中,第559号》(油画、1931年、康定斯基、抽象表现主义)
(18)《记忆的永恒》(油画、1931年、达利、超现实主义)
(19)《格尔尼卡》(油画、1937年、毕加索、立体主义)
(20)《玛丽莲梦露》(双联画 、1967年、安迪沃霍尔、波普艺术)
1[2][3][4]下一页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