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名校“掐尖”从各自为战进入集团对抗
名校掐尖从各自为战进入集团对抗 有专家认为,去年参加联考的名校尝到甜头,而不能参与其中的高校,在生源招揽上会比较被动 10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清
名校掐尖从各自为战进入集团对抗
有专家认为,去年参加联考的名校尝到甜头,而不能参与其中的高校,在生源招揽上会比较被动
10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6所国内名校的招生工作负责人相聚在上海交大。他们邀请了全国100多所中学的校长就高校自主选拔工作进行研讨。
研讨会并没有邀请记者参加,不过在会议间隙,6位招生负责人专门举行了一个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情况,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信息就是浙江大学的加盟,使得去年的“五校联考”扩容为今年的“六校联考”。
从五校联考到六校联考,是否继续扩容?
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招生部门共同策划、共同委托专业考试机构举行了自主选拔合作测试,被媒体称为“五校联考”。当时,浙江大学招生部门全程参与了策划工作,但最终并没有加入到联考的队伍里去,“去年我们的招生工作还不太匹配,为慎重起见,所以没有参加,而今年各项工作已经准备到位,所以就参加了进来。”浙江大学招生办主任夏标泉这样解释。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清华大学招生办主任孟芊说,去年几所大学决定联考是“一拍即合”,他认为,高水平大学联考的模式是一种制度创新。
在研讨会上,孟芊代表参会高校,围绕高校自主选拔改革发表了主题演讲,这个演讲从另外一个角度印证了他的说法。孟芊表示,《纲要》(《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记者注)明确指出,要积极推动建立包括自主选拔在内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体制、机制,积极探索高水平大学联考。6所高校作为国内的高水平大学共同策划、最终由五校率先共同实施的自主选拔合作测试,一次测试成绩被多所大学承认,降低了考生的成本,“评价的维度越多,成本越高”。他还表示,高校委托专业机构命题,招考分离,进一步提高了考试的公信力。
从去年的五校联考到今年的六校联考,今后是否会继续扩容?有记者向几位招生办主任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有意思的是,几位招生办主任都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其中一位招生办主任反问道,“如果从6所增加到60所,是否还能保持高水平?”
北大、复旦等高校能否加入六校联考行列?
不管联考高校能否从6所增加到60所,当下,考生、家长和老师最关心的现实问题是:诸如北大、复旦等名校是否能够或者愿意加入到联考的行列中来?
在此次研讨会召开的前两周,被称为“中国常春藤”的C9刚刚在上海的另一所名校——复旦大学举行了一次“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参加联考的6所名校都参加了会议,各校的教务处负责人也就联考的问题进行过私下交流,但并未达成一致意见。据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并没有加入六校联考的意向。
据记者了解,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香港大学曾有过联考的意向,但目前还没有进一步消息。实际上,在去年5所高校宣布联合自主招生后,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香港大学三校也曾宣布进行联考,并且考试日期选在与五校联考的同一天进行。
有参加研讨会的中学校长认为,几所名校应该是从去年的联考中“尝到了甜头”,所以才会继续实施,浙大才会积极加入。从去年的结果来看,五校首次实行自主招生联合考试,全国报名学生有4万余人,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南京大学等学校的报名人数基本都是往年的两倍多,而清华大学更被认为是最大的赢家。此消彼长,对于不在其列的名校来说,优质生源必然有所下降。甚至有评论认为,中国大学的竞争已经从春秋的百家争鸣时代进入到战国的合纵连横时代,参与不了集团化对抗的学校,在生源的招揽上会比较被动。(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