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10万高考学生信息被贩卖 每条售价1毛钱
时间:2010-07-21 09:05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次
记者亲自核实信息贩子所给通讯录的真假。本报实习记者 龚胜 摄影当高考(论坛)后的学生和家长在频繁地接到各种招生信息和电话的时
记者亲自核实信息贩子所给通讯录的真假。本报实习记者 龚胜 摄影
当高考(论坛)后的学生和家长在频繁地接到各种招生信息和电话的时候,当他们的手上接收到一张张“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不少人并不明白,他们此时的个人信息已经被贩卖出去,成了被利益化了的“公共资源”。在卖方所提供的4000多个深圳考生信息,十分准确,并价格低廉,“一条一角”。记者随后就此展开调查,揭开其中存在的利益链条。显然,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个人的人身权利。而学者则认为,从根本而言,要规范高校招生的行为,加强对不规范招生运作的监管,才能斩断利益驱使下的黑手。记者调查 卖家提供的数据十分准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深圳的不少学生和家长大为吃惊,“有这样的事情?我被贩卖了吗?”深圳布吉中学一位姓朱的女生告诉记者说,她现在每天都被淹没在这样的招生信息里,都是被吹嘘得“不得了”,但很多招生信息一看就知道虚假的居多。“我的很多同学也是被类似的电话和信息所困扰,我还关机了一个多星期,就是想清净一下。”在记者调查中,这些被贩卖信息的考生,大部分都是分数不理想的“落榜者”,但在贩卖信息者的眼中,他们都是可以被利用的“有效资源”,并可以给他们带来丰厚的利益。一位自称罗姓的“卖家”告诉记者,他在广州,现在手上有广东全省范围内考生10万多条信息,并有4000条深圳的考生信息,“我们的信息十分准确。”为了让记者充分相信,他主动要求记者加了他的聊天号码,通过这样的途径,他向记者发送了上百条深圳考生的信息,其中包括家庭固定号码、家长或者考生的手机号码、家庭住址、考生学校名称、考生高考分数等重要信息。“你随便去验证,看看我的信息准确了再买也不迟。”他显得胸有成竹。记者随后就此调查时发现,“卖家”提供的数据果然十分准确。一位姓沈的家长在接受采访后纳闷地说,“他们怎么知道我们这么多信息,连孩子的考分都清楚无误。”但他也表示,自己每天在接听无数个电话和信息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信息已经被贩卖。而一位被保送到了北京大学的考生家长显得很无奈,他们到目前已经接到了4张民办技工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当他问对方如何知道自己的信息时,对方支支吾吾一声不吭。信息贩卖形成黑色利益链条姓沈的家长告诉记者,广州某高校位于花都区的“汽车学院”,天天都在向他们推荐自己的“优势条件”。顺着家长提供的校方电话,一位姓陈的招生负责人说,其实他们是一个综合性的学院,因为地域以汽车产业而出名,所以称其“汽车学院”,“我们其实和汽车没有多少关系。”而记者问及为何了解到如此详细的考生信息,他表示自己也不清楚,只是负责招生事宜。在记者此后的调查中,记者每天都会接到不少学校打来的电话,其中更多是以“卖信息者”为主。“我们全国的考生信息都有,如果你要广东省的10万多个考生信息,价格不能低于800元。”“卖家”声称自己的信息也是“批发”来的,也是从别人那里买来的,“我们是从数据公司那里弄到的,至于他们又是从什么地方得到的,我们就不清楚了。”他还告诉记者,现在“生意”并不好做了,比如深圳的考生信息,他到现在还没有出手,而同事才卖出了两家。“同事的深圳考生信息还没有自己的多,都卖了700元的好价钱,我4000条信息才卖400元,够划算的了。”这位从广州不断致电记者,极力游说记者赶紧“出手”的人,一再声称他“买”来的信息也要380元。“我只是赚取了差价,才有20元的利润,我们追求的是‘薄利多销’。”而对于价钱方面,他说要根据“数量和难易度来决定”,一些不太好拿到信息的地区,价格就要高点,考生数量大的也要贵点。“因此,深圳的绝对不能低于400元。”看到记者显得很犹豫,他说,你不用考虑自己会亏钱,你可以在百度上去推广一下,很容易会找到“买家”。(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相关专题:北大中学校长推荐制利弊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