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逾一成加分生出自一校 高考加分遇信任危机
省高考成绩日前揭晓。令人惊讶的是,高分考生中有不少竟然是“武林高手”,他们通过武术项目获得10到20分的加分。这在娄底市尤为突出。在该市的一所中学,今年获得10到20分加分的学生竟然占全省加分考生的11%。
省高考成绩日前揭晓。
令人惊讶的是,高分考生中有不少竟然是“武林高手”,他们通过武术项目获得10到20分的加分。这在娄底市尤为突出。在该市的一所中学,今年获得10到20分加分的学生竟然占全省加分考生的11%。记者调查发现,当地一些学校,从高一时就开设各种体育培训班,让学生苦练加分项目,培训费高达两万到三万元。
考生加分比例如此之高,培训费用如此昂贵,令许多考生和家长颇为疑惑:这样的高考加分是不是变了味儿?
加分乱象为何越演越烈
近几年,关于高考加分的议论和质疑不绝于耳。
早在5年前,北京市“车模比赛挂钩高考加分”的消息就曾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人们对这种比赛的公平性表示怀疑,不少人指出,主办方无法监控制作过程,比赛和高考加分挂钩有失公平。
去年,重庆考生民族成份造假事件成为新闻焦点。一位重庆市政协委员透露,北京大学去年录取的24名重庆考生中,有17人为加分考生,其中13人凭借“二级运动员”加分,4人凭借少数民族成份加分。而在一些地方,花钱就能买到“二级运动员”证书,这太不合理!
乱象频发,严重损害了高考公平,也让人们对高考加分产生了“信任危机”。一些教育专家透过现象,开始对加分制度本身感到忧虑。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明确反对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高考加分。不仅因为它已经成为了腐败的重要通道,而且在价值上也站不住。杨东平说:“一个人行善做好事,并不是为了追求特殊利益,三好学生在升学中获得加分,完全违背了道德教育的价值和原理,不应该把成为三好学生变成一个功利性的行为”。
在他看来,高考加分政策越来越背离初衷,成为腐败的通道。他举例说,有学生的设计在全国比赛上拿了一等奖,但是招生办发现,作品和其家长的工作领域高度重合。还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加分,在现实中容易被地方的权力部门控制。
高考加分项目每年由教育部划定,各省份在这个范围内进行选择,决定权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事实上,加分制度的弊端也引起各地教育部门的关注。近年来,一些省级教育部门开始调整高考加分政策。(见“延伸阅读”)
[1] [2] [下一页]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