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考生高考填报志愿详解(3)
四、填报高考志愿的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考生要根据高等学校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希望就读的高校和专业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考虑、统一安排。知己知彼是正确填报志愿的基础,志愿不要偏高,偏高容易脱
四、填报高考志愿的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考生要根据高等学校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希望就读的高校和专业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考虑、统一安排。知己知彼是正确填报志愿的基础,志愿不要偏高,偏高容易脱离实际,难以实现自己愿望;但也不要偏低,偏低影响将来发展与成才。 2.拉开梯度原则。考生在同一批次内选报院校志愿时,相邻两个顺序志愿之间应有一定的差异。即第一志愿院校选定后,考生在第二志愿栏内选报的院校一般应是连续几年内生源不是很充足的院校,这种差异不是指两所院校录取线的高低不同或两所院校知名度的差异,而应该是两所招生院校第一志愿录取率存在的差异。填报志愿拉开梯度有助于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考生如果按照这种差异选报志愿,第二院校志愿发挥作用的机率会更大一些。 3.留有余地原则。填报志愿要掌握好合理的梯度,在慎重填报第一志愿的前提下,填报第二志愿时不要集中于同一层次,应注意拉开档次。同时,做到有进有退,退是为了进,在专业上退是为了院校上的进,在院校上的退是为了专业上的进,要充分留有余地,以争取更多的录取机会。 4.突出重点原则。今年我市普通高校录取工作分为六个批次、九个阶段进行,一个完整的志愿方案可能要涉及二十余所院校和几十个专业,要想每个志愿都能够发挥作用,提高志愿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面对众多的招生院校和厚厚的招生章程,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特别是自己在中学基本位置的情况),根据本人情况有重点地选读有关招生录取批次资料,设计与自己志向相一致又与自己估算的高考成绩相匹配的志愿方案。 5.志向决定志愿原则。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气质类型、能力状况等情况。确定自己的专业爱好,测定自己是内向还是外向,是动手能力强,还是善于动脑,以及组织管理能力,艺术修养、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是适合学习基础理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还是适合学习应用科学,将来直接从事生产或服务等等。确定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不适合从事什么职业,最后选择自己适合的专业。选报志愿是一个职业定向和职业选择的过程,它直接影响到考生今后的人生道路,选择的志愿要符合自己的志趣,这样能激发自己的潜能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发展的道路上更容易成功。 五、填报高考志愿的基本程序 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通常可分为八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广泛了解政策和信息。高考填报志愿过程也就是志愿信息的收集过程。一个较好的志愿方案,一般须了解和掌握以下信息:招生政策、录取程序、本科类报考人数、高等院校在津招生计划数、考生所在学校近年来在全市高考中的位置、考生的学习成绩在本校的位置、与考生有关的招生工作时间安排(咨询会、家长会等)、填报志愿时间安排、拟报考院校的基本情况等。 招生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统计资料》、《章程汇编》和各高校网站或咨询电话、中学和区县招办、招考资讯网站(www。zhaokao。net)及本市的新闻媒体等。 第二步:估算高考成绩。这是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重要环节和基础。6月9日考试结束后,考生要认真回忆自己的答题情况(主观性试题可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对照《参考答案》估算自己的高考成绩。通常采用的办法有:区间法、逐步调整法和三步估分法等。 区间法:是先将正确无疑的试题打上分数得到一个最保守的成绩;然后在总分中扣除肯定错误的试题分数,得到一个最理想的分数,那么考生的实际得分应当在这个最高分与最低分区间中。这个方法一般适用平时成绩较好的同学。 逐步调整法:此法是考生根据参考答案从宽估一个最高成绩,再从严估一个最低成绩,取二者平均值作为估分成绩;然后将此成绩与自己平时考试、模拟考试排名相比,如果相近,则这个成绩就可作为考生的估分成绩,如果相差较大,则重新确定最高分和最低分,直至接近本人平时考试排名为止。此方法适用于平时成绩比较稳定的考生。 三步估分法:第一,拿到试题汇编及参考答案时,先不要看《参考答案》,而是将试卷重新按自己考试答题情况重新复述一遍,尽可能回忆考试时答题过程。第二,对照《参考答案》,给自己复述的试卷打分(要注意高考按步给分,按点积分的评分办法),拿不准的请教任课老师,第三,将得分与班上同学作比较,再进行微调。此法适用所有考生,一般用此法估分较为准确。 第三步:从6月10日开始,拟订初步志愿方案。在初步估算本人高考成绩、拟定个人专业志向和掌握本年度招生信息的基础上,确定若干套志愿方案。主要包括不同地域志愿方案,不同院校志愿方案,不同专业志愿方案,地域、院校、专业组合的综合方案等。 第四步:征得中学老师或有关招生机构人士的指导。将拟定的志愿方案与班主任老师、中学领导及区县招办、高校招办等招生机构专业人士进行沟通(充分发挥外脑作用),征询他们的意见,并对他们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进行综合分析。 第五步:家庭内部协商。现阶段,绝大多数的考生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制定一个良好、满意的志愿方案,进行家庭协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常协商的内容主要包括:报考地点的选择问题,院校、专业与未来就业、升学的问题,上学期间的费用问题等。填报志愿是一个群策群力的过程,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家庭民主过程之后,将初步拟定的志愿方案进行排序。 第六步:依据初步拟订的志愿方案重点收集分析信息。按照排定的志愿方案,进一步收集分析相关信息,如拟报考院校近几年在本市的基本录取情况(录取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招生专业、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的变化趋势等),拟报考院校招生章程及招生专业有无变化、招生计划有无变化及院校的咨询情况(对今年首次在津招生的院校,要直接向院校咨询),自己的估算成绩的调整,全市考生预估成绩的总体趋势(特别是与去年的比较)等情况。 第七步:确定报考志愿。6月13、14日,在充分收集填报志愿的各种信息的基础上,结合考生和家庭的实际状况,特别是考生的兴趣和志向、高考估分等情况,最终确定考生各批次的报考志愿(重点是每批次的第一志愿)。 第八步:填报志愿。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是依据考生填报的志愿进行的。所以,考生一定要认真、规范、准确填写院校代码、专业代码等内容,文字、数字要清楚、工整,确保将自己的意愿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