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1年艺术统考开考 人数连续两年下降(2)
时间:2010-12-13 09:26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次
考试11点30分结束,直到11点45分才有大批考生陆续出来。11点50分走出考场的王同学告诉记者,平时练习中,最接近的一次画青年男子举棍子,打手机从来没画过。记者随后采访了不少考生,多数都表示在手的角度上琢磨了
考试11点30分结束,直到11点45分才有大批考生陆续出来。11点50分走出考场的王同学告诉记者,平时练习中,最接近的一次画青年男子举棍子,打手机从来没画过。记者随后采访了不少考生,多数都表示在手的角度上琢磨了不少时间。“今年素描的考试难度较去年是大了一些,最难画的就是手部,比例结构比较难拿捏。”南京艺源画室的吴老师分析了上午的素描考题,他告诉记者,“手握着手机放在耳边,这个角度有点难画,学生不太好‘起形’,很容易把角度画出去。有底子的学生和临阵磨枪的从‘起行’就能看出来。”色彩:16样物品让考试时间“紧巴巴”昨天下午,色彩考试结束后,走出考场的学生脸上笑容多了起来。大多数学生表示时间有点紧张而难度不大,但带队老师分析其中不少小的地方很容易被忽略,一些小细节粗心的学生较容易失分。前年的画布上只有4样东西,去年一跃激增到10样,今年16样的东西让考试时间顿时变得“紧巴巴”。据出考场的考生回忆,今年画布上的16样东西分别是:一个牛奶盒、一个鸡蛋、四颗草莓、三只苹果、一只梨子、一串葡萄、一个白色有藤边的白色瓷盘、一把水果刀、一个果味酒瓶、一个釉色罐子、一个青萝卜、一个白萝卜、一支装有茶水的透明玻璃茶罐、深暖色布、灰色的布、浅色布各一块。镇江九中的王碧媛告诉记者,由于照片是黑白的,很多同学只顾着“干扫”藤篮的质地,忘记画藤篮里面的白色瓷盘。王同学说,平时速度算快的她也一直到4:50才停笔。“画布上基本都是常规物品,但数量一多学生在画画时就很难突出层次感,容易画的比较‘平’。”镇江九中的美术老师蒋培培认为画布上东西数量增加带来了两个“附加难度”。首先是数量增加后随之而来的色彩也就多了,如何让每样东西的颜色“跳”出来就看每个学生的能力了;其次数量增多还使得物品的质地也有所不同,处理好不同质地的不同画法也是拉开档次的关键。上午的素描刚结束,两位溧水的考生边走边议论他们考场的稀奇事,“我边上一个考生,拿到照片后,没有对着画,而是拿出一个大直尺,开始对着照片打格子,然后又在画纸上打格子,先打出田字格,再打成米字格,真搞不懂是画画还是干吗?”另一位南京考生在考场也看到这样的“奇怪画派”,“我考场里的那个考生也是先打格子,我看他光画格子都画了半小时,然后再看着照片上的格子区域有什么,再照着画,我感觉他有点像在玩十字绣,十字绣也是先看着图纸,数好格子才下针开始绣啊!是不是这样的画法比较精确啊?”画画怎么搞成了“十字绣”啦?难道真有这样的“十字绣”画法吗?南京六中美术组长徐宏老师告诉记者,几十年前,相机没有普及的时候,确实有人“爬格子”画肖像。这种方法叫“九宫格画法”,先在纸上画个九宫格,按照比例由点及线,临摹肖像。但“九宫格画法”是民间的土办法,目的只有一个速成。从美学角度来说,不建议用这种方法,也不符合美学规律。依赖“九宫格”后,画变得机械,硬板硬套缺少艺术性,比例、透视度会不准确,特别是放大后误差很大。“选择这种方式来作画的,十有八九是刚学的,不得已而为之。”徐老师告诉记者,美术班学生学素描应该经过几个层次的磨练,高一进校第一步学画几何石膏体,接着画静物素描,然后是石膏素描、石膏头像素描、真人头像素描、半身像素描,所有素描都是写生,也就是临摹实物。直到()前老师才教授看照片素描的技法。素描时只画简单的辅助线来定位。现在很多考生临时抱佛脚,高考前几个月决定改学美术,老师也没办法,只能教这种“笨”办法。一名美术培训班的美术老师也向记者透露,这种类似于“十字绣”的方法专门用来对付“画龄”只有一到两个月的学生。很多学校在一模甚至二模之后会给学生做一个“硬性规定”,达不到多少多少分的人统统去学画画,而这些学生很显然是无法在两个月之内就“速成”的,老师再高明都来不及。于是画室老师就想办法教学生“打格子”,这样画下来整幅画的大样子是不会差到哪里去的,但是在老师批分的时候肯定是只能在100分左右,绝对不会高。“速成班”老师都很清楚这一点,但针对只有两个月画龄的学生,老师们只能用这种办法来“速成”。(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相关专题:北大中学校长推荐制利弊之争